鯉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刺桐城文藝促進計劃——聽鯉項目將于5月18日晚啟動,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古城文藝空間內涵,給新生音樂力量、街頭藝人、旅行歌手、有夢想的音樂人,打造音樂人才眾創平臺及“一帶一路”音樂文化交流窗口,培育具有鯉城地域特色的文藝載體和音樂藝術生態鏈,在古城形成具有吸引力和輻射力的海絲特色文化(音樂)產業。
聽鯉項目即將啟動
計劃投建閩臺兩岸影視音樂孵化基地
據了解,刺桐城文藝促進計劃——聽鯉項目將舉行包含啟動儀式、“聽鯉的聲音”音樂沙龍分享會、“聽鯉鏘鏘滾”歌手選拔計劃、“夜鯉”音樂周末匯、“跟鯉”的腳步、“唱鯉之埕”古城音樂新聲計劃等六項活動。
活動將從5月18日正式啟動,整個系列活動有IP孵化、人才選拔等有力舉措,推動泉州原創音樂發展;有音樂演出、沙龍分享會等交互活動,給音樂人以展示平臺,給市民以體驗平臺。“我們希望以音樂為媒介,厚植古城文化,培育具有鯉城地域特色的文藝載體,從而形成具有濃厚音樂氣息和藝術氛圍的古城生活街區,帶動鯉城區文旅產業繁榮發展。”鯉城區文旅局工作人員介紹道。
此次活動還將現場簽約閩臺兩岸影視音樂孵化基地與北京盛夏星空影視傳媒戰略合作、高校音樂古城實踐基地、古城研學游孵化中心等項目。
13組本土音樂人隔空對話
探索泉州音樂之路
“從推廣來說,泉州音樂人最需要的是舞臺和曝光的機會。”——半成品樂隊
“一首歌,簡單的吉他彈唱是一種感覺,但加入專業的制作,可以成為一種更好的呈現。”——楊望
“對于泉州本土音樂來說,還是應該重點扶持閩南語歌曲,因為站在全國的平臺上,這才是泉州音樂的特色。”——潘立飛
在活動前期,主辦方邀請了楊望、半成品樂隊、蘇世洪等13組泉州本土音樂人進行訪談,他們有的是從校園走來的青澀樂隊,有的是閱歷豐富的音樂唱作人,有的是手捧各種獎項的著名歌手,有的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網絡紅人……大家結合各自經驗,對活動的舉辦提出中肯的建議,并共同探討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泉州原創音樂的生命力和傳播力。
活動時間表
刺桐城文藝促進計劃——聽鯉項目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將舉行項目簽約及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捐贈儀式。還將舉行音樂專場晚會,屆時將有德國莫特克(錘子樂隊)、徐林、林垂立、潘立飛、蘇世洪等音樂人進行音樂演出。
時間:5月18日晚19:30
地點:新門街南音藝苑
“聽鯉的聲音”音樂沙龍分享會
邀請臺灣歌手林垂立,舉辦主題為《船來船往》音樂講座——“靠自己骨頭長肉”。
時間:5月19日晚
地點:后城140號
“聽鯉鏘鏘滾”歌手選拔計劃
以歌手踢館賽的形式,從中選拔優秀歌手,推薦至“中國好聲音”等賽事。
時間:將于近期啟動
地點:嶺上民謠吧
“夜鯉”音樂周末匯
以“音樂周末匯+文創夜市”的形式,整合跨界資源(音樂、舞蹈、文創、美食、旅游等),以展示展演匯聚激情,復興古城周末夜市文化,打造鯉城新的重要文化IP。
時間:5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晚
地點: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越界咖啡、海絲古巷
“跟鯉”的腳步
打造“跟鯉的腳步”路演品牌,第一場以“讓世界了解泉州”為主題,邀請5支隊伍表演泉州本地原創音樂(泉州主題或閩南語歌曲);第二場以“讓泉州留下你的聲音” 為主題,邀請樂隊即興表演、流浪歌手、路人自由演唱,并在活動現場設置“留下你想對泉州說的話”留言墻。
時間:5月18日至19日晚
地點:古城系列路演展示點(九一路郵政局門口廣場等)
“唱鯉之埕”古城音樂新聲計劃
借助小西埕得天獨厚的近千平方米的閩南大埕廣場,聚攏泉州音樂人,為他們打造一個音樂自留地,希望以此給泉州的音樂人提供一個器樂技術交流與切磋的平臺,活動通過民謠聚落、抖音打榜、一人一藝等形式給泉州愛好音樂的受眾一種新的live方式。
時間:5月19日起每周六晚
地點:西街裴巷小西埕廣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