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末,新塘社區居民吳培祥都會與幾個球友相約到社區籃球場打球。這個標準籃球場是由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和老年人協會牽頭于2015年建成,在新塘社區,像這樣的球場還有兩個。
新塘社區位于鯉城區常泰街道,社區內籃球氛圍濃厚,男女老少幾乎都是籃球迷。近幾年,社區內籃球場越建越多,而一些傳統節日例如“佛生日”也從祭祀、宴請改成了舉辦籃球賽,一股健康、運動的文明新風尚正在這個社區悄然興起。
“佛生日”辦籃球賽,熱鬧健康又節約
“我們社區由新塘、山頭、寨子、小錦田等4個自然村組成,每個村都有自己的村廟,每個廟每年都要舉行“佛生日”。”新塘社區黨支部書記吳水龍告訴記者,“佛生日”是閩南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張羅起來,大宴賓客。“熱鬧是很熱鬧,但熱鬧都是用居民的血汗錢堆成的。”吳水龍說道,為了慶祝“佛生日”,每戶人家至少花五六千元。
如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社區主干意識到這個風氣應該改一改,“我們第一時間與老年人協會商量,看能否換一種方式慶祝“佛生日”,熱鬧不減但減少居民支出,”吳水龍說,一番商討,舉辦籃球賽這個提議得到了一致認可。
新思路有了,但還得能說服社區居民。“由我們老年人協會負責挨家挨戶去溝通,原本還擔心大家不能接受,沒想到大家都很認可!”老年人協會會長吳秋水告訴記者,2016年農歷十月廿八,由社區牽頭,企業、居民自發捐錢,紫山宮“佛生日”期間舉行了第一場籃球賽,賽事規模雖不大,但是社區居民都來圍觀,場面比以往的宴請更為熱鬧。
自此,廣泛開展籃球賽、簡辦“佛生日”成為新塘社區的居規民約,這兩年,先后在大王公宮、紫山宮、山頭宮等村廟“佛生日”期間舉辦不同規模的籃球賽。“‘佛生日’舉辦籃球賽不僅鍛煉了我們的球技,還延續熱鬧的氛圍。”社區居民吳培祥是籃球愛好者,為這一居規民約頻頻點贊,在2017年新塘紫山宮落成兩周年企業籃球公開賽中,他所在的隊伍一舉奪冠。
簡辦紅白喜事,省下錢來做公益
一次成功的嘗試,讓社區主干摸到了思路,除了舉辦籃球賽外,他們又提出可以在“佛生日”、普渡期間舉辦氣排球賽、廣場舞、登山比賽等健康娛樂活動。同時積極規劃在社區內建設新的籃球場及健身場所,從硬件設施上滿足居民的運動需求。
改變還不止于此,去年12月,新塘社區還發出了一份《居規民約》,對喜喪事宜進行明確的規定,包括取消功德桌,結婚喜糖怎么分發都做了明確規定,處處都彰顯著“節儉”二字,而省下來的錢變成了一筆筆公益善款,社區內的籃球場正是由居民、企業捐資投建的。
今年80歲的吳秋水是《居規民約》的踐行者。11年前,他回到社區無償擔任老年人協會會長一職,他時常告誡子女,花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要鋪張浪費。“老吳很節約,幾年前孫女的成人禮就沒辦,今年他子女要給他過大壽,他都拒絕了。”吳水龍說,擔任老年人協會會長期間,吳秋水總是能起到帶頭作用,社區里大小公益事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十幾年來,他為社區公益事業捐款一百多萬。
在《居規民約》的引領下,越來越多新塘社區居民踐行節約理念,避免鋪張浪費,鄰里關系也更為和睦,而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也讓運動、健康新風于無聲處浸潤居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