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元宵,往年泉州的元宵燈會那真可謂是人流如織,位于鯉城新門街的傳統花燈展區是每年中心市區賞燈最熱鬧的區域,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離花燈如此之近,但是并沒有余暇和空閑去欣賞美輪美奐的花燈,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市民提供幫助,引導市民文明賞燈,成為泉州元宵燈會鯉城展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新門街頭,人潮涌動。
文明勸導 志愿服務暖燈會
鯉城區委文明辦組織志愿者在燈會現場為群眾服務。
前晚7點多,在新門街觀燈人潮中,泉州市委組織部黨員志愿服務隊十多名隊員穿著統一的志愿隊伍服裝,舉著提醒文明行為的牌子,穿梭在觀燈人潮中。泉州微公益協會的志愿者們,穿著統一的桃紅色外套,將文明提示牌舉得高高的,提醒觀燈市民。
“我們已經連續3年組織志愿者為燈會提供志愿服務了。”鯉城區委文明辦主任連潔介紹,此次泉州元宵燈會鯉城展區,鯉城區委文明辦和團區委聯合組織了450名志愿者,投入到4天的燈展志愿服務當中,為市民提供交通疏導等志愿工作。鯉城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小林告訴記者,去年,新門街的志愿者有220名,今年翻了一番。為讓志愿服務更規范和有針對性,前天下午,志愿者們還進行了統一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交通疏導、應急救護等。“往年,遇到丟小孩的情況不少,我們都要幫忙找孩子。另外,主要還要做一些疏導工作。”小林說,志愿者們將從正月十三“駐守”到正月十六,因新門街人流量大,一般要到晚上11點才能結束。
皓月當空,燈火輝煌。歡鬧中的鯉城因為有這一群志愿者的守護而變得更加美麗。
站崗元宵 守燈人一站就是25年
鯉城海濱派出所老民警蔡世明從警34年,今年的元宵節依然堅守在燈展陣地。每次看到有新同志參加到元宵安保中來,他就會打開話匣子提醒他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我站了25年的元宵崗,我想我應該是專業的守燈人了。”
十幾年前的一次元宵節,蔡世明的女兒當時只有六七歲,那天他的愛人加班住在單位,孩子留給他照料。可為了守好自己的安保崗位,他不得已將女兒反鎖在家里。當他深夜回到家時,看到女兒扒在門上,哭得不能再委屈的樣子,他心痛不已。“我也后怕,但真的是職責所在。”他愧疚地說。
2014年的元宵節,女兒第一次到新門街賞花燈,希望順便跟爸爸見一面。沒想到,觀賞花燈的人太多,她只能被擠在人群中與執勤的父親擦肩而過。蔡世明笑著說,再過3年他就退休了,到時他就能陪著家人出來輕輕松松地賞個燈了。
這是老守燈人蔡世明的守燈故事。不知道你是不是年年都會到燈會現場賞燈?今年不妨可以看看燈下穿著警服的他們,也許你會覺得無比熟悉,也許他正是為你拍過全家福的守燈人……
(綜合整理于泉州晚報、東南早報、泉州網、區委文明辦、鯉城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