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召開的鯉城區委八屆六次全體會議上獲悉,今年鯉城區將快速推進總投資超20億元的第一批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建設,通過功能提升、生態修復、業態活化,進一步扮靚古城、做旺古城。
古城是鯉城的“金招牌”,今年鯉城區將突出古早味,從功能性提升、生態型修復、活態化利用三方面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工作。抓好中山路試驗段、西街城市修補試點工作,持續推進背街小巷整治提升“XIN”行動,加快推進金魚巷、象峰巷等微改造。逐步提高地下管網、供水供電、交通出行、景區內涵等軟硬件設施承載力。全力以赴配合市里加快八卦溝、筍浯溪等水系修復和拆墻透綠綠化景觀提升。重點推進華僑新村市政園林景觀提升工程等項目,優化生態環境和空間品質。推進文化進古厝、展示進街巷、創意進廠房“三進”工程,盤活古城公房、古大厝、舊廠房等資源,有序騰退更新申遺點及其所處的歷史文化街區舊業態。
江南新區基礎設施短板問題一直是群眾關心、反映強烈的問題。今年鯉城區將加快江南新區更新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顏值。立足產城互動、融合發展,統籌考慮住房、醫療、教育、出行等民生問題,開展新區城市業態策劃,科學布局各類生產生活設施,提升新區城市宜居度。加快片區開發力度,采取大項目運作、大片區開發模式,加快實施站前大道西側、興賢路中段、田中等片區改造項目,進一步開動新引擎、打開新局面。加快推進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包,逐年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加快推進南環路、筍江路道路及景觀改造,升級常興街、火炬街、錦美街等支路,進一步完善提升新區排水、滯洪、公共交通等。同時,突出精細化管理,開展道路交通、農貿市場、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及“兩違”治理、市容管理,持續推進垃圾分類試點,讓市民感受到最直接的變化。(記者 肖銘微 葉曉軍 | 文 記者 林朝陽 |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