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6日訊 老屋會不會被拆除?哪種模式居民受益最高?學區學位如何保障?2月4日下午,鯉城城南片區1000多名居民來到泉州七中體育館,參加城南片區繁榮復興懇談會。一個多小時的懇談會上,區長許宏程向大伙介紹了片區改造的思路,打消居民的疑慮。
鯉城區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街道社區負責人,還有聚寶城南文化街區項目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一并到現場參加懇談會。區長許宏程主要介紹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為什么要加快推進城南的繁榮復興;想把城南打造成什么樣的城區;推進城南的繁榮復興是否具備可能性;計劃怎么做;居民要以什么樣的姿態和作為來參與。他說,他到這個片區不少于20次,就是要感受這個區域在不同天氣狀況、不同時段的情況。
在泉州港最為鼎盛的宋元時期,那些載著奇珍異寶來到泉州的“番船”,常順流而下,由后渚港進入晉江,經蟲尋埔、法石直入順濟橋碼頭停泊,然后用小船把貨物經圓通港載到如今的車橋頭起卸,就近在城南交易。那時各種金銀珠寶、綢緞布匹、香料藥材、茶葉瓷器等來自五湖四海的珍奇寶物都匯聚在此,所以才有了“聚寶街”。
現場還發放不記名調查問卷,針對居民的意見,鯉城將完善改造復興的方案。據后期統計,95%的居民贊成城南片區繁榮復興改造方案。
★改造范圍包括哪些?
德濟門以南一直到江濱北路、中山南路以東、七中八卦溝以西(扣除豐澤),大概236畝具備啟動的條件。這個轄區內,包括“一河三街”(內溝河、萬壽路、青龍巷、聚寶街),涉及房屋約820棟、990戶,建筑面積約21萬㎡。
設想通過街區的整修和提升、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完善、運輸水系的整治和修復、原住居民生活形態的保護和展示、新業態的引入和布局,來再造古代刺桐城國際商貿門戶“漲海聲中萬國商”和“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
★打算怎樣做?
要遵循一個原則:政府主導、居民參與、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政府要主導確定項目的定位、規劃、設計。政府要出人、出錢、出力、出政策,并牽頭組織。政府不以營利為目的,利潤全額返還區域內,投在基礎設施的繼續維修、投在景觀的提升、投在區域內的民生。
★居民怎樣參與?
前段時間,鯉城多次到先進地區學習、借鑒,頻繁進入片區調研、兩次組織入戶調查。初步提出作價入股、產權置換、貨幣補償、租賃等四種參與模式。選擇作價入股收益最高。
★老屋會不會被拆?
泉州古城的改造以“微擾動”為原則,鯉城承諾無論選擇什么樣的方式,都不會輕易地拆除原有的房屋,除非個別沒有保護價值的現代建筑為了立面景觀或者設置公共場所需要才會去考慮拆除。(海都記者 吳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