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古城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把6.71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區作為整個生態名城區來規劃打造,啟動古城文化街區業態轉型提升工作,策劃生成“古韻鯉城.文化之旅”閩南文化生態園等系列旅游項目。
2.將新區建設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著力做好“一山一水”文章,“一山”即保護利用紫帽-烏石山,策劃實施僑鄉自駕游中心、紫帽生態農業觀光園等生態旅游項目;“一水”即依托晉江母親河鯉城段10公里長的濱江岸線,打造集商務辦公、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生態宜居為一體的生態型現代化產業新城。
3.將“三舊改造”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舊廠房資源改造成文化創意項目,如源和堂1916藝術文化創意園年創稅達1400多萬元,正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試驗)園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