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0日訊 回娘家山路曲折,泉州西郊77歲的胡秀蘭翻山探母的故事講完了(詳見《鯉城77歲阿婆繞山去看96歲娘 卻找不到回家的路》、《鯉城77歲阿婆翻山探母 隔山相守將與母親共白頭》),但她給讀者帶來的感動還在延續。不少網友在給胡秀蘭點贊的時候,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也許距離、時間、忙碌都是回家路上的高山,但親情能帶人跨過這座高山。正如網友“花香彼岸”說:“孝順這種事,貴在堅持。而堅持這種事,貴在心存執念。”
老母依著欄桿一直看著胡秀蘭走遠
講述:和母親的第一次合照 要好好收藏
昨天,胡秀蘭一出門,就被鄰居們圍住了,有人特意拿了報紙給她:“看到你的報道啦,真感人!”還有人打趣說:“我也去見我媽,人家隔座山也去,我們就在附近。”胡秀蘭一臉不好意思,她說:“我就是去看我媽,以前每年都去的。”
胡秀蘭不認字,但她拿著報紙細細看了許久:“你看我媽是在笑吧,滿頭白發挺好看的”“后面還有我們村的山,樹一叢叢的”……看著照片,胡秀蘭說,母親年輕時很漂亮的,就是被生活拖累了。她一邊小心地把報紙收進房間抽屜里,一邊說,自己和母親以前沒有拍過合照,娘家墻上掛著的全家福,是母親和幾個弟弟全家人的,沒有她,那時她不在,這份報紙她要好好收著。
回想這一番波折,胡秀蘭既有慶幸,也有感謝。她說,得感謝海都報的報道和這么多人的關心,還有民警和發現她的許先生,不然自己可能就困在山里了。“想想有些后怕,可那是娘家,總是想回去的”。
反響:點贊胡阿婆 也想到自己的父母
胡秀蘭的故事結束了,但她帶來的感動和影響還在延續。
“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陪他們變老。”50多歲的林女士說,她和胡秀蘭一樣,既是母親也是女兒。前二十年她做“孝女”,一心撲在女兒身上,照顧她的生活和學習;如今女兒長大了,才發現父母漸老,她敦促著自己要做父母的“孝女”,無論多忙,都要抽空多陪伴父母。
付女士說,胡秀蘭的故事讓她想到父親曾跟她說過的話。當年幾個兄弟姐妹陸續成家要買房時,父親一直說,“住得近點比較好”。他希望4個兒女都住在附近,這樣彼此有個照應。
網友“關于你關于我們”很羨慕胡秀蘭能和母親變老,“我媽不能陪我到老了,五月份她離開了我們,從此我不再有媽媽了,好羨慕有媽的孩子……”
“有多少母女能相扶到老,應該珍惜這份感情,做子女的要多孝順老人。”網友“花香彼岸”說,“孝順這種事,貴在堅持。而堅持這種事,貴在心存執念。”
□征集令
這個感恩節,來跟父母告白吧
胡秀蘭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在給這對共白頭的母女點贊的同時,你是否也想起了正守在家中、你無法陪伴的父母?
兒女漸漸長大,父母卻在慢慢老去。多少次,他們在電話里噓寒問暖,東拉西扯,末了才輕輕說一句“有時間回來看看”。其實這最后一句,才是他們內心最渴望的。而每一次,即便知道孩子回來只是短暫停留,他們也要早早準備好一整桌的飯菜,只要夾上那么一兩筷子,他們就很開心……
有句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常常羞于向父母說“我愛你”,我們也常常以“離家太遠、工作太忙、要照顧家庭”等為由,沒能踏上回家的路,無法陪伴父母。
想想胡秀蘭,擋在她面前的是一座實實在在的高山,布滿荊棘無路可走。可山那頭,有她96歲的白發親娘,路再遠再難走,她也要回去。因為她知道,母親已經年邁,看一次就少一次。
既然無法陪伴,那就常回家看看。
感恩父母,陪伴我們長大;這一次,輪到我們,陪他們慢慢變老。
下周四就是感恩節,借此機會,跟父母來一次愛的“告白”吧。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或關注微信“海峽都市報大泉州”,說出你和父母的溫情故事,或者有什么想和父母說的話,甚至想跟他們拍一張合照,都可以告訴我們。(海都記者 彭思思)
比金子還金貴的
老家的一個朋友給我講了一個真人真事,放在心里很久了,每每想起,總是讓我唏噓不已。
家在海島的一對中年夫婦,這幾年靠打魚發家之后,為了讓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到縣城買了套房,舉家遷到城里。
到了城里,漁民勤勞的本色不改,在套房里織漁網,然后拿到老家賣,年成好生意也不錯。夫妻倆“爬三更起半暝”,一年下來,居然也攢了20多萬。
年關將近,怎么才能讓這筆積蓄活起來,夫妻倆十分犯難:放高利貸嘛,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風險太大了;放在銀行嘛,利息太低了,不劃算;至于其他投資沒有機會,自己也不懂……
而這時金價下跌的消息,讓夫妻倆喜出望外:這是個絕好的機會,存黃金能保值。于是,將20多萬元統統換成黃金。
夫妻倆將一公斤的黃金提回了家。黃金放哪里?這又成了問題。這一晚上,好折騰:放抽屜,不放心;又換到衣柜,還不放心;再換到枕頭柜,還是不放心……
這要是小偷真的來了,哪里不會去翻呢?對,只有垃圾桶,小偷才不會光顧。于是,夫妻倆,將一袋子的金條,放在了客廳的垃圾桶里,這才安心地去睡覺。
一覺醒來,已經是7點鐘了。夫妻倆去垃圾桶拿金條時,驚得心都快跳出來了:金條不翼而飛了。
兩人的腦子一片空白。等到清醒過來,忙去問70多歲的老母親:你動沒動垃圾桶里的東西?老母親說:早起的時候,我將桶里的垃圾,拿到樓下的垃圾桶去扔掉了。
猶如五雷轟頂:這下完了。
夫妻倆趕緊下樓,發現垃圾桶已經被清理過,問旁邊店主垃圾車來過沒有?得到的回答是:大概半個小時前,就來了。
于是,夫妻倆拉起手,又一路狂奔到垃圾轉運站。那個垃圾成山的地方,到哪去找他們的金條呢?翻了個把小時,毛都沒找到。夫妻倆悻悻地往回走。
走著走著,丈夫突然說了一句:要是老娘知道了,她把金條給扔掉,哪經不起這樣的驚嚇。
妻子說,對啊!金條丟就丟了,老人家可不能有事。丈夫說,錢可以再賺,母親不能再生。
夫妻倆再一次犯難:該怎么對老人家解釋?最后,兩人商定,什么都別說,就說沒事。
兩人調整了一下表情,裝著什么事都沒發生,有說有笑地回家去了。
有道是,娘在,家就在。有一種幸福就叫上有老。
(榮兄/文 內容來自微信訂閱號talking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