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崇武漁民曾阿煌,入圍中國好人榜。兩個多月前,一艘臺灣漁船在崇武海域失去動力、隨波漂流觸礁擱淺,正準備出海捕魚的曾阿煌,單人獨船迅速前往營救,頂著9級大風,將擱淺漁船上的5名船員安全轉(zhuǎn)移。
曾阿煌 臺胞的漁船觸礁擱淺(資料圖)
【事跡】 頂著9級大風 海上勇救5船員
在中國文明網(wǎng)上,曾阿煌是見義勇為類的3號候選人。曾阿煌,男,57歲,崇武鎮(zhèn)霞西村的一名普通漁民。6月28日凌晨1點多,曾阿煌駕著小船準備出海捕魚時,發(fā)現(xiàn)約200米外一艘較大的漁船發(fā)生傾斜,船上人員在大聲呼救。
出事漁船為臺灣“順永年168”號,5名漁民分別為一對臺灣的蔡姓父子和3名印尼漁民。船長的兒子蔡先生介紹,他們來自臺中,當晚海面海風和波浪較大,他們的船只在崇武碼頭補給完準備出海捕魚,豈料剛離開崇武碼頭后不久船就失去動力,漁船拋錨后隨波漂流,又發(fā)生觸礁,船底出現(xiàn)破漏后迅速大量進水,隨后船只不斷傾斜,隨時可能翻船。
曾阿煌正準備出海,聽到遠處傳來呼救聲后,迅速駕駛自己的漁船往呼救聲海域方向駛?cè)ァT⒒驼f,大漁船觸礁的位置,有不少礁石,小漁船開過去,同樣會發(fā)生危險。但那時,觸礁的漁船,傾斜度越來越大。“甲板已經(jīng)碰到水了,再繼續(xù)下去會發(fā)生船沉人亡的危險。”曾阿煌說,“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人發(fā)生危險吧?還是救人要緊。”
海面風力達到9級。兩三次的嘗試后,曾阿煌的漁船終于靠近了“順永年168”號。一開始,曾阿煌想要用自己的小船,將他們的大船拉到岸邊,但是沒有成功,他只好讓船上的5人先跳到自己的小船上確保安全。又進行了兩次嘗試拉船,仍沒有成功,粗大的纜繩也拉斷了,曾阿煌只好放棄大船,將5人載到岸邊。
【對話】 出于本能救人 應(yīng)該做的沒什么
上岸后,曾阿煌還留下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打我電話。”“他們的船底被劃開了口,第二天讓我?guī)兔写^去拖。”曾阿煌說。“順永年168”號被拖到西沙灣海岸??亢螅瑵O民進船檢查發(fā)現(xiàn),艙底共被撞破四個洞,每個洞寬度都有三四十厘米。獲救的5名漁民大吃一驚,慶幸當時曾阿煌不顧危險的救援,船上5人才得以脫險。
救援過后,曾阿煌也沒辦法繼續(xù)出海捕魚,他的小船因為觸礁以及和大船發(fā)生碰撞,也已經(jīng)損壞。“應(yīng)該要修幾千元吧。”57歲的曾阿煌說,他開船四十多年,從沒遇上過這么多人的呼救,當時呼救聲很急迫,“如果下次還遇到這種情況,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去救人。”面對大家的夸贊,曾阿煌覺得只是出于本能去救人,“這是應(yīng)該做的,沒什么”。
7月13日,觸礁遇險的“順永年168”號漁船從惠安大岞碼頭出發(fā),在另一艘臺灣漁船的牽引下返臺。船長蔡先生說,船上的動力裝置暫時無法維修,只能對船底的漏洞進行修補,“聯(lián)系了另外一艘漁船過來,準備將壞掉的這艘拉回臺灣去。”在離港返航之前,船長向惠安漁民曾阿煌和當?shù)卣罕娫跐O船觸礁后所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記者 林志安 通訊員 戴儀聰 董旭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