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7
他用鏡頭 講述惠女愛情故事
閩南網9月2日訊 崇武海邊,大雨滂沱。惠安90后小伙王琦,正頂著30多個小時未休息的黑眼圈,為他首部執導的微電影《乍日回憶》拍攝雨景。
從小在惠安長大的王琦,以自己的家鄉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這座美麗小城的青春文藝故事。他希望,可以把惠安的美傳達給更多人。接下來的兩部續集,劇本都已經成型了,除了愛情故事外,王琦還在思考,新舊惠女的觀點,會有怎樣深層次的碰撞。
王琦將自己的導演處女秀獻給家鄉惠安
為天氣改腳本 30多個小時沒合眼
從前天上午開機至昨日下午,30多個小時里,王琦幾乎沒合過眼。因為天氣與原來腳本設定的不符,他不得不每過一段時間就觀察一下,然后根據現實情況做相應的改動。盡管戴著帽子,仍遮不住他一臉的疲倦。
《乍日回憶》,是王琦以導演身份拍攝的第一部微電影。而他把這個第一次,獻給了自己的家鄉——惠安。
“我有很濃厚的家鄉情結,每次介紹自己,我都會自豪地說:我是泉州人,我是惠安人,我的家鄉有一群勤懇而又特別的女人。”王琦說,北上求學時,對家鄉的思念,慢慢幻化成了他腦中的美麗故事,早在大一那年,他便寫好了劇本。
在王琦看來,惠安女不僅淳樸,還敢于走出去。尤其是那些現在還愿意穿傳統服飾的年輕女性,她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廣惠安文化。正是這樣,他人生當中的首部微電影,便是以年輕惠安女為題材,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這座美麗小城的青春文藝故事。
雕花木床、惠女服飾、惠安海濱、惠安石雕……在王琦的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的惠安元素。
王琦說,影片長度約為35分鐘,初定拍攝周期為7天,或將在10月底上映。
續集已成型 愛情以外有更深的思考
在執導《乍日回憶》之前,王琦更多是以演員的身份,出現在熒幕前。輾轉片場這些年,他最喜歡的,便是“尾隨”在劇組工作人員身邊,學學這個,幫幫那個。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比起演員,他更喜歡導演這個“角色”,“我喜歡融入團隊的那種感覺”。
“影片出來后,我最期待聽到的評價是,這是在哪里拍攝的?好美啊!”把導演處女秀獻給家鄉,王琦說,希望把惠安的美,傳達給更多的人。“我想讓人知道,惠安這座小城,同樣可以拍出好的片子、好的故事。惠安并不是一座閉塞的小城,除了沙灘、燒烤攤之外,還有很多。”
王琦表示,《乍日回憶》只是他惠女題材系列的開篇,整個系列他計劃拍攝三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劇本也已經成型了。因為從小在惠安長大,王琦耳聞目睹了不少“娃娃親”,他的第二部,便是想通過“娃娃親”,來折射那一代人的愛情觀。而第三部,王琦希望可以延伸到思考的層面,“新舊惠女的觀點碰撞,看年輕一代惠女成長起來后,會如何走出去,又是怎樣帶著傳承的意識走出去?”(海都記者 劉淑清 田米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