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8日訊 看到海都報的整版報道,39歲的許建家哭了,一想到有這么多好心人幫忙,不善于表達的他,委托海都報感謝每一個人。
兩天來,他共收到9.6萬元愛心款,女兒“許愛心”有救了。昨天下午1點,他專門趕到銀行,把公開救助的銀行賬號注銷,不再接受捐款。曾經絕望的他,只想渡過難關,不敢再浪費好心人一分一厘的捐款。
半個月前,妻子張淑燕早產生下2.8斤的女兒。女兒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送進重癥監護室。雙手殘疾,靠拾荒為生的惠安人許建家,不知道該到哪里籌錢,無奈讓月子里的妻子喝粥吃咸菜,睡走廊“住院”(詳見《惠安早產女嬰患心臟病 坐月子母親為救女睡醫院走廊》)。
厚厚的一疊匯款信息,一共16張,許建家也數不清有多少人幫他
【愛心】 她想煲湯送醫院 他想捐款被拒絕
昨天中午,在家看到海都報報道,得知淑燕月子里喝粥吃咸菜,市民李小姐很心疼。
“我想帶些熱湯去給孩子的媽媽吃,他們在哪里呢?”昨天下午,李小姐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想讓記者叮囑許建家,多讓孩子媽媽喝一些熱湯。醫院里沒地方可以煲湯,許建家想給老婆弄些好吃的,肯定很不方便。李小姐說,自己不久前也在醫院生產,都是家里人燉好湯送到醫院給她喝的。現在孩子有幾個月大,家里經常會煲湯,李小姐想給淑燕送一份熱湯過去,“我下班后,會趁熱送過去的”。
“我想捐款。”市民黃先生看到報道后,心里很難受,想給這家人捐一點心意。
收到太多好心人的幫助了,孩子的治病錢已經超出預期,許建家感謝每一個好心人,但他不能再接受其他好心人的捐款,只能婉拒黃先生的好意。捐款被拒絕,黃先生有點驚訝,不過還是尊重許建家的做法,放棄捐款。
【病情】 媽媽傷口未愈合 被勸著喝湯進補
昨天早上9點多,在清理傷口時,淑燕身體一側有點疼。醫生仔細查看后,叮囑淑燕使用產后束縛帶時要小心。
“她的傷口比剛來時好了很多。”泉州第一醫院城東分院產科張醫生介紹,淑燕產后回家那段時間護理不到位,加上營養跟不上,傷口才會到現在都無法全部愈合,大約2厘米的傷口開裂。一般情況下,剖腹產的媽媽只要月子里多吃些魚肉蛋,加強營養,傷口一周時間就能愈合。
這些天收到好心人的捐款,許建家和老婆一直以為,這些錢都是要給孩子治病的,不敢在自己身上亂花錢,依舊還是以稀飯為主。
“孩子重要,大人身體也重要。”聽著醫生和海都記者的勸導,許建家才決定用些愛心款,給老婆補一補身體。昨天中午,他到醫院外的飯店,給老婆買了一大份排骨湯。昨天下午,淑燕的娘家幫忙燉了魷魚和瘦肉湯,淑燕坐了一個小時的班車,跑回惠安把湯喝了,又匆匆趕回醫院。
重癥監護室的寶寶還是老樣子,在醫生的照顧下,暫時沒有生命危險。
【感恩】 收到9.6萬捐款 將捐出治療余款
截至昨天中午,許建家一共收到9.6萬元愛心款。這些錢,有好心人親手拿到他手上的,有不知名網友的轉賬匯款,一點一滴匯聚,遠遠超乎他的預期,“我不懂得表達,想請海都報幫我謝謝每一個幫助我的好心人”。
愛心款足夠讓小女兒在重癥監護室里繼續觀察治療,也足夠以后的心臟手術。許建家決定,不能再讓好心人捐款了。昨天下午1點,他趕到醫院附近的銀行,把愛心款取出來,存進另外一個銀行賬號,把原本公開求助的愛心賬號注銷。
“只要孩子好了,我一定把剩下的錢全部捐出來,捐給沒錢讀書的孩子、孤寡老人。”好心人的捐款,每一分錢都是一份愛心,許建家說他不敢亂用,他一定要把這份感動傳遞下去。(海都記者 林莉莉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