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2日訊 2015年1月15日~16日,武警泉州市邊防支隊第四次黨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通過了《武警泉州市邊防支隊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實施辦法(試行)》。該支隊試行以探索完善黨代表大會年會制、黨代表任期制為主要內容的黨代會常任制工作,力爭形成符合部隊實際、具有邊防特色的黨建工作機制,注重發揮黨代表會內會外的參政議政作用。
試行4個多月以來,泉州邊防支隊首先在惠安邊防大隊試點推行建設黨代表工作室。作為基層官兵的主心骨——黨代表,處處叫響“看我的”,危急時刻敢喊“跟我上”,在官兵眼里,黨代表是帶領部隊前進的一面迎風招展的旗,也是上級黨委和基層官兵之間的連心橋。
惠安邊防大隊召開黨代表工作調研研討會
闡析崗位重要性 肩負職責堅定行
2015年1月8日,惠安邊防大隊,召開一場特殊的討論會。
“士官黨代表作為戰士們的代表,代表著我們基層官兵,肩負著最基層官兵的殷切希望,崗位光榮,責任重大。”這是戰士黨代表在惠安縣公安邊防大隊2015年黨代表第一次集體討論會上的發言,討論會一開始,戰士黨代表葉秋鴻就從基層黨代表這個光榮的稱謂談起,他引經據典、追根溯源,話匣子一打開就給人以深邃的思考和強烈的共鳴。
2015年,泉州市邊防支隊被省邊防總隊定為黨代表常任制試點單位,惠安邊防大隊為切實提高黨代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組織全體黨代表開展“如何正確認識黨代表作用集體討論會”活動,組織大隊9名黨代表進行有效交流,盡快融入工作。聊感悟、談經歷、話成長……第一次集中談論會就在黨代表之間以“拉家常式”的聊天中漸入佳境。
“我作為一名教導員,最想知道的就是官兵的所思所想,但是跟官兵交流,很多人不愿吐露心聲,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嗎?”崇武所教導員羅振華作為基層領導的黨代表,首先拋出了自己的疑問。“有效溝通,它有個雙二八定律,就是有效的溝通80%靠尊重,20%靠方法。另一個是,80%靠傾聽,20%靠表達。為了官兵才能贏得官兵,貼近官兵才能打動官兵。”黨代表郭小林的回答,飽含哲理、富有文采,贏得大家的一致喝彩。
新形勢下,“強軍夢”如何在基層開花結果?“模范”黨組織如何去創建?怎樣帶領“90后”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透過這一個個話題,就能掂量出黨代表身上沉甸甸的使命職責。
“黨代表是一個光榮的稱謂,也意味著無盡責任。”惠安縣公安邊防大隊陳雄華政委最后總結時說道,只有充分認識了黨代表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加堅定地帶領官兵前行。
黨代表與官兵談心
勇往直前爭第一 立身為旗好帶兵
在惠安邊防大隊,記者見到一位個子小小的,身體里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的戰士,他叫甄坤,現為該大隊政工干事,帶過兵、寫過新聞、演過小品,能文能武。2015年,在他當選黨代表時,他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下了三句話:把傳播真理當作第一責任;把建強堡壘當作看家本領;把身先士卒當作帶兵資格。
據介紹,惠安大隊部戰士肖書楷平時工作刻苦,訓練成績突出,可入伍5年從沒遞交過入黨申請書。甄坤當選黨代表第二天就找他談心,肖書楷說出了心中困惑:“前兩年休假回家,同學聚會說我怎么不混個黨員,這樣就可以像誰誰誰一樣賺錢了。”
聽完肖書楷的心里話,甄坤略一思忖,拿來一張白紙涂了個黑點,問:“你看到了什么?”“黑點。”“白紙上有個黑點,你只注意了‘黑’沒注意‘白’。同理,黨員好比一棵大樹,根深葉茂。雖然也有殘枝敗葉,但根基和主干是健康的……”一番促膝長談,將肖書楷心里的疑惑一掃而空。不久,他鄭重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干部支委沈國璋平時說話頭頭是道,可一到支委會上就“失聲”,啥議題都“沒意見”。他私底下說:“板凳咋能跟桌子一般高?大隊部的事還是要領導拿主意。”甄坤沒有一味批評他,而是循循善誘地給他講清黨性覺悟的含義,講清支委肩負的職責,講清黨內平等的原則。前段時間,大隊部召開支委會,副大隊長加量安排工作,導致部分官兵工作負荷較大。支委會上,沈國璋帶頭站出來,指出副大隊長安排工作不科學……
“記住,如果你有一天也能從事政治工作,你的形象就是黨的形象!”這是甄坤入警以來的第一任教導員轉業時“移交”給他的話。從此,這句話成了甄坤的座右銘。當選黨代表時,他面對全體官兵公開承諾:“政工干事就是基層黨組織的‘黨代表’,組織上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我肯定帶頭身體力行。”
今年,泉州市邊防支隊組織政工比武,出于對勝利的渴望,有干部提議抽尖子強化集訓。甄坤主動請纓,和官兵們一起在比武中拿下一個實打實的第一名。
貼近基層辦實事
官兵贊譽贏支持
東嶺邊防派出所干事葉紹雄來到惠安大隊黨代表工作室,咨詢官兵休假的有關規定,黨代表葉秋鴻熱情接待了他,記錄下他反映的意見,當天就上報大隊黨委。為深入推進黨代表常任制工作,惠安大隊在大隊部專門建設了1個黨代表工作室,計劃在年內再建設3個黨代表聯絡站,全面覆蓋大隊所屬5個單位,9名黨代表定期“蹲點”聯絡站,傾聽、反映官兵的訴求。
小岞邊防派出所干事胡文剛家中突發急事,可按規定請假要一級一級批,上級同意了還要從小岞鎮趕到泉州去,買票、坐動車,耽誤時間。黨代表郭小林在聯絡站得知他的情況后,及時向大隊反映,大隊馬上向支隊請示,并派大隊政工馬上到動車站買好票等他。
“和黨代表的一句牢騷話,解決了我的大問題。”歸隊后的胡文剛開心地說道。每月定期“值守”聯絡站的黨代表郭小林說,“聯絡站不是擺設,我們這些聯絡員就像一張網,連接著黨組織和基層官兵。”
泉州市邊防支隊首先在惠安邊防大隊試點推行建設黨代表工作室,規定了黨代表工作室的運行制度。該大隊為推動此項工作開展,已建立起大隊黨委和各黨代表的三組聯絡體系:每名大隊黨委委員聯系1名以上黨代表,通過見面會、例會等方式,傳達上級黨組織的重大決策,同時了解每個黨代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其次,每名黨代表聯系5名以上黨員,傾聽基層黨員呼聲,并及時反映到上級黨組織。而普通的黨員每個人則聯系2至3名官兵,暢通民意訴求渠道,傾聽和反映群眾意見建議。
同時,該大隊還將每月5日和20日定為黨代表接待日,9個黨代表在大隊1個工作室、3個聯絡站輪流值班,方便官兵按時反映問題。據統計,黨代表工作室初步運行1個月來,開展接待日活動3次,接待黨員群眾40人次,整理匯總官兵意見建議28條,反映和解決了一批從優待警問題,被部隊官兵親切地稱為“暖心屋”。
據悉,該大隊在首推黨代表聯絡站的基礎上,還將推行黨代表列席大隊黨委會、重點聯系個別人、黨代表接待信訪等措施,收集和匯總部隊建設發展中各方面的意見和需求,在黨組織與黨員群眾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全面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暢通官兵的訴求渠道。(海都記者 李昌乾 甄坤 沈國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