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塔頭孫村,一堆堆垃圾逐漸向海岸線侵占
【部門措施】
加大處罰力度
攔截生活垃圾
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就必須禁止那些夾帶生活垃圾的車輛進入填埋區。朱副鎮長認為,主要還得通過處罰,形成震懾,讓企業更加自覺。
海都記者了解到,此前已有車輛被罰,但力度偏弱,效果不大。“目前只有一個人在看管,今后我們會加派人手,讓城管中隊也參與進來,到現場執法。一旦發現清倒的垃圾里有比較多的生活垃圾,將記下車牌號,追查到車主和雇車的企業,或者馬上扣車,再進行處罰。”
具體罰款額度,朱副鎮長表示,按照拖拉機和農用車等不同車型,一次至少要罰300元或500元,屢次被抓,將從重從嚴處罰;同時,把罰款措施和案例向企業和工地通報,從源頭上制止夾帶生活垃圾的行為。
【困難建議】
人工成本預估300萬/年
希望上級給予資金支持
實際上,這個填埋區的環境衛生問題,前幾年更加嚴重。隨著垃圾高度增加,海水沖刷已經不那么明顯,反倒是其他地方的海漂垃圾更讓崇武鎮政府頭疼。而據初步測算,一次全面的清理,要花大約70萬元,這也讓鎮里感覺壓力非常大。
“這是今年4月考評中心發現的海漂垃圾問題,整理成冊后通報給我們的。”朱副鎮長向海都記者出示了一份資料,是整個惠安縣的海漂垃圾巡查結果,總共60頁,崇武鎮占了24頁,“崇武鎮海岸線長達28.8公里,12個行政村中有11個靠海,戰線太長,防都防不住。”
上次巡查后,崇武鎮政府組織開過一次會議,讓各個村匯報需要的人手和資金,初步統計為100人左右。“按每人每月2500元工資計算,單單人工成本一年就要300萬元!”朱副鎮長說,清理海漂垃圾全都要靠人工,有的還要趁退潮的時候,到巖石縫隙中去淘出來,再肩挑手扛弄到岸上,其辛苦程度加上安全隱患,2500元的工資還不見得有人干。
“鄉鎮力量實在有限,希望上級能給資金支持,幫助基層把清理工作常態化。”朱副鎮長介紹,填埋區是后海圍墾項目的一部分,等這個片區工程完成,就不會再有此類垃圾問題,其他海岸線上的海漂垃圾,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和最嚴峻的考驗。(海都記者 徐錫思 田米 文/圖)
關注海都官微,留言提供舉報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