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分相同排名標準不同 惠安一縣兩“狀元”
“第二名”讓父母覺得委屈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今年高考,惠安縣的連少鵬和黃小(化名)高考都考了684分,省里排名分列第129名和第132名,連少鵬成為縣里高考理科狀元。
縣里為了鼓勵高考成績優異學生,有兩項獎學金。在被告知領獎時,連少鵬發現自己反而成了縣里第二名。15000元的獎學金變成7500元,他有點難過;他父親連志文,覺得難以接受。
省排名第一
縣排名成第二
連少鵬和黃小是隔壁班同學,兩人平時私交不錯。今年6月25日高考成績公布后,少鵬第一時間知道兩人總分同為684分,自己省排名是第129名,黃小則是第132名(單科成績見文后)。他父母說,之后,少鵬“狀元”的名號就傳開了。
8月11日中午,少鵬的班主任突然電話通知少鵬,創立29年的“曾紀華獎學金”明天要頒發了,讓他去領獎,他是第二名,黃小是第一名。8月20日,今年剛剛創立的達利集團許世輝惠安教育基金頒獎。這次,少鵬還是第二名,黃小仍是第一名。兩項獎學金,兩人分別獲得7500元和15000元。
連志文夫婦說,當天兒子得知自己成第二名之后,心中頗有一些失落。他曾對父母說,“我們家境不好,那第一名我不心疼,我心疼那幾千塊錢。”但想了很久之后,少鵬又反過來安慰父母,畢竟事情也沒法更改了。
連志文一家現借住在親戚的房子里,連志文平時以開車為生。
標準不同
名次自然不同
總分雖然一樣,但單科成績不同,是造成省里和縣里不同排名的因素。
記者從省高招辦了解到,高考理工科考生的排名,同分情況下,先看數學,數學同分再看理綜,理綜同分再看語文,語文同分再看外語。如果高考總分相同且單科分數也相同時,才視為相同名次(排位分)。
“曾紀華獎學金”理事會委員葉老師,也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評選章程。葉老師說,考生同分情況下,按語文、數學、外語的單科順序來給考生排名,單科也同分時,才視為并列,這多年來一直未修改。
也就是說,省排名優先考慮的單科成績的順序是:數學、理綜、語文、英語;而“曾紀華獎學金”的順序是:語文、數學、英語、理綜。連少鵬和黃小的數學、英語兩科成績一樣,問題就出在語文和理綜上。連少鵬語文110分,理綜280分;黃小語文123分,理綜267分。因此,不同的排名規則,產生了兩個不同的結果。
而許世輝惠安教育基金的考生排名,據惠安縣教育局中教科的張主任稱,是因為該獎學金今年才創立,相關章程并不完善,所以排名就以“曾紀華獎學金”的考生排名為準。張主任說,高考狀元同分,這么多年以來,惠安還是第一次遇到。教育部門已經準備就此事展開討論。(見習記者 涂傳之 本網記者 黃謹 實習生 游少峰 文/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