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氛圍漸濃,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聚焦海絲起點城市泉州。日前,參加“兩岸畫家畫福建”寫生創作活動的畫家們,選擇到惠安崇武寫生創作。
昨天下午,記者前往崇武,只見幾十只大小不一的漁船靜靜地待在漁港里,臺灣畫家賴威嚴挑選場景,舞動畫筆,將眼前的場景慢慢收入畫中。漁船的骨感、陳舊的框架、斑駁的油漆,再加上大海的映襯,揮灑間,一幅漁港圖躍然紙上。賴威嚴告訴記者,對崇武漁港感覺非常好,但他不想按照傳統視角來呈現漁港,“我會重新組合,根據畫面需要調整色彩,希望表現出我所感受到的崇武漁港。”
這是賴威嚴第一次來泉州,他覺得泉州和臺灣有很多相似之處:“泉州也講閩南語,泉州人很友善,所以一到這邊就特別親切,兩岸一家親嘛!”
在另一邊,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大陸畫家張新權正在專注地畫一條岸上的漁船。作為當今中國油畫界的實力派代表畫家,張新權近年來創作的系列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泉州是有山有水有長長海岸線的地方,給人非常愉悅的感覺。”張新權邊畫邊說,這次“兩岸畫家畫福建”寫生創作活動非常有意義,通過兩岸畫家的交流,促進雙方的了解,增進兩岸的友誼。
寫生現場負責人、福建省畫院副院長孫志純介紹道,5日,由省文聯主辦,省畫院、省美協承辦的“閩山閩水物華新——福建美術作品晉京展”在福建省畫院舉行啟動儀式。該展由閩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擔任總策展人,邀請百名省內外著名畫家圍繞福建著名的人文歷史題材、名勝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寫生,創作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當代美術作品。明年,這些作品將在中國美術館等地展出。
7日,范迪安到泉州參加亞洲藝術節系列活動,曾帶領畫家到惠安獺窟開展“兩岸畫家畫福建”寫生創作活動。孫志純說,崇武采風結束后,兩岸畫家將前往武夷山,以泉州表現海,以武夷山表現山,這便是兩岸畫家所想呈現的有山有海的福建風貌。(記者 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