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夜間公交延長服務時間
該方案共規劃74條線路,其中優化線路29條(近期優化26條、中遠期優化3條),新增線路28條(近期新增21條、中遠期新增7條),最終保留現有線路17條。車輛至2015年增加330臺,至2020年增加124臺。場站規劃公交樞紐7處。
裁彎取直裁長加密
據悉,受城區及歷史原因影響,泉州現有不少公交線路運載里程長、重復率高、線路直線系數低等問題,為此采取“裁彎取直”和“裁長加密”的方法,進行線網結構調整。
駱強告訴記者,此方案的亮點在于片區間開設直達的公交線路,片區內部的公交線路以區內公交為主;通過增設、優化線路,填補公交服務盲區,如已優化1路、3路、39路和44路,將其始發站調整至海星小區,滿足這里市民出行;已新增中心市區到洛江區的仰恩大學43路、到市區江濱南路的49路及覆蓋市區豐海路的K301路。據悉,下半年還將新增線路,掃除江濱南路及江濱北路的公交服務盲區。
延長10條線路夜間服務
據介紹,最初方案計劃開通以“N”編號開頭的純夜公交線路,運營時間為17時-24時,以滿足夜生活比較豐富區域的市民出行需求。不過,在結合客流調查及市民意見后,發現客流非常少,而且也不適合泉州本地特色,為此作出“完善夜間公交服務線網布局,延長了夜間服務時間”的方法,以滿足市民夜間出行需求。
此次方案,還設計了10條線路延長夜間時間,具體為1路、3路、4路、5路、6路、8路、26路、30路、40路、K1路。其中,已完成延長的線路有3路、8路、26路、K1路(具體詳見表格1),年底前還有3條線路將延長,到2015年這10條線路將全部完成延長夜間服務時間。
老城區開通4條環形線路
據介紹,目前老城區商業、住宅都比較成熟,但因支線道路比較窄不適宜開設大公交,市民出行諸多不便;為此中心市區將開設以“S”編號開頭的小公交,共有4條線路,它們都是環形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一致的),基本能覆蓋環形區里的居民出行。其中,鯉城、豐澤、洛江三個區域內各1條,還有一條線路是橫跨鯉城區和豐澤區。
采訪中,記者獲悉,其中三條環形線路分別是S1(天后路的舊車站)、S2(圣墓)、S3(海星小區)。
線路長度至少縮500米
駱強表示,至2015年,中心市區公交線路將增至67條,近期暫時保留線路20條,優化現有線路26條,新增線路21條;平均長度將由現有的19.88km縮短為14.16km;非直線系數為1.66(目前為1.82);公交車輛擁有率則由9.85輛/萬人提高到11.06輛/萬人;平均換乘系數由現有的1.56降低到1.26;公交出行比例由現有的16.78%提高到18.54%。至2020年,平均換乘系數由現有的1.56降低到1.21,公交出行比例由現有的16.78%提高到22.7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