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更強法治動能。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不可或缺。近年來,豐澤區大力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以“5610”專項行動為抓手,通過營商環境優化、政策精準滴灌,持續激發民企創新活力。十年間,全區市場主體從2.8萬戶激增至20余萬戶;2024年,6家企業入圍泉州民營企業百強,7家企業躋身民營經濟納稅百強,創新創業沃土效應日益凸顯。
技術突圍:從“小電眼”到全球領跑者
在一鳴電器車間,一顆顆小指般大小的“電眼”正經歷數十道工序的淬煉。這個專注蓄電池狀態顯示器細分領域的企業,憑借6大系列300余款產品,以60%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問鼎全球冠軍,其自主研發的溫度補償技術,讓產品在極端環境中依然精準如一。
持續創新鑄就核心競爭力。一鳴電器累計斬獲全國七成行業專利,51項自主知識產權構筑起堅固的技術護城河。“核心技術是要不來的,買不來的,討不來的!”企業負責人的鏗鏘話語,正是豐澤民企創新圖強的生動注腳。2024年,全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56.2件、居全市第二,技術合同成交額3.92億元,2個項目獲評省科學技術獎,南方路機成功晉級“國字號”技術中心。
智造升級:傳統產業向新質生產力蝶變
科立訊貼片生產線上,技術員有序忙碌著,全馬力加快數字貼片生產。“引入智能化生產線后,產能比傳統生產線增長了3-4倍。”企業SMT部主任說道。這家深耕專業無線通信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推動“模轉數”之路上行穩致遠,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度參與制定警用數字集群等多項國家標準。
智能化、數字化為企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在豐澤,一場“綠色數字技改”專項行動正在火熱開展,傳統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快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目前,全區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增至15家,獲評省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瞪羚”創新企業13家、占全市近一半,數字經濟占GDP比重提升至66%、居全市第一。
文脈新生:千年古韻煥發產業動能
當元宇宙邂逅蟳埔簪花,傳統文化迸發嶄新活力。源之宇宙打造的《宇宙大派隊App》讓開元寺、老君巖等文化地標在虛擬世界數字化呈現。近日,文創、茶葉、鮮啤、服飾、零食等品類的八家企業參與“蟳埔LOGO”品牌聯名,實現非遺保護與商業創新的完美融合,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
文化賦能正成為區域經濟新引擎。2024年,豐澤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收突破56億元,同比增幅達103.1%,培育省十強提名文化企業1家、省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家、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佳文化企業6家,文化創意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
生態優化:制度創新厚植發展沃土
在豐澤區政務服務中心,“拿地即開工”“樁基先行”等創新模式讓企業直呼高效。在海絲中央法務區泉州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政務直通車”服務窗口等模塊陸續上線,實現法治服務再升級。
優化營商環境,護航民企發展,豐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落實全市“泉心泉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建設部署,推出132項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全國首創的金融糾紛一體化調處中心化解糾紛超9.98萬件。以“真金白銀”厚植發展沃土,建成全省首個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中心,泉州海絲基金小鎮東海園開園,設立和參投產業基金總規模43.9億元;實施高層次人才倍增行動,入選省市高層次人才超2500人;盤活低效用地2000畝,騰挪產業發展新空間。這份“親清有度”的營商環境答卷,讓豐澤入選全省城市發展“十優”區。
從“小電眼”到元宇宙,從傳統車間到智能工廠,豐澤區民營經濟的每一次跨越都彰顯著改革創新的時代脈搏。這片承載著千年刺桐港開放基因的熱土,正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滾動實施民營經濟發展“八個倍增”計劃,讓廣大民營企業在豐澤有信心、敢投資、能賺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