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31日訊 今年秋季,泉州市實驗小學洛江校區和洛江區實驗小學將分別招收5個班的一年級新生,均比去年擴招1個班,招生片區劃分沿用去年的標準。
日前,《關于2015年秋季洛江區小學一年級招生工作的意見》出臺,子女需就讀公辦小學的來泉務工人員需注意,今年該區對“三證”的辦理時間有了更具體的規定。
洛江區小學招生意見出爐 張娟/制圖
變化:中心小學均有擴招
洛江區教育局初幼教科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小學招生意見主要有3個變化:
一是部分學校擴大招生計劃。除了市實驗小學洛江校區和洛江區實驗小學擴招外,雙陽中心小學、雙陽南山小學等也各擴招1個班。
二是來泉務工人員“三證”的辦理有了截止時間。往年沒有具體的規定,只要求有“三證”。來泉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須提供父母一方實際在該區域內居住半年以上的暫住證(居住證)(辦理時間截至2015年3月1日前)、婚育證(已納入該區計生管理半年以上,辦理時間截至2015年3月1日前)、務工證(在該區與企業簽訂工作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合法有效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且目前仍在該區務工、經商,辦理時間截至2014年9月1日前)。
三是對于萬安街道轄區內的隨遷子女申請入讀公辦學校有了更明確的規定。萬安街道轄區內的隨遷子女,若父母在324國道以南暫住(居住)及務工的可以申請入讀洛江區實驗小學,在324國道以北暫住(居住)及務工的可以申請入讀萬安中心小學;兩所學校只能選擇一所符合條件的學校報名,若發現重復報名,將由區教育局視報名情況給予安排或取消在萬安片區就讀的機會。往年沒有明確規定,重復報名的狀況不少。
招生:公辦小學招收五類學生
今秋,洛江繼續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組織所劃定的招生片區內戶籍的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同時充分挖潛擴容,最大限度統籌安排進城務工人員隨遷適齡子女進入公辦小學就讀。一年級的招生對象必須是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即2009年8月31日(含31日)以前出生,超過6周歲的要提供相關的緩學證明材料。
招生對象有五類:
一是招收戶籍和實際居住(住房有產權證,或經房管部門備案的購房合同,或貸款抵押合同和購房發票,或農民自建房土地證)均在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的適齡兒童。包括戶籍隨在學校服務區域內居住的父母并實際共同居住的適齡兒童;戶籍隨在學校服務區域內居住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并實際共同居住的適齡兒童;戶籍遷入截止時間為今年的3月1日前;服務區范圍內的同一套居住房原則上每三年只能解決一個適齡兒童入學。
二是招收在學校服務區域內實際居住并符合規定的五種借讀生。具體包括邊防、海島駐守部隊的子女;在本區興辦企業的港、澳、臺胞子女,以及華僑、外籍人員的子女;父母雙方從事地質勘探等流動性較大的工作,需由親屬照管的學生;父母雙方因工作調動不在學生戶籍地工作,需隨父母居住生活的學生;父母離異,撫養一方無法履行監護人職責或喪失監護能力,確需由其親屬撫養監護的學生。
三是招收符合規定的省、市、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子女。
四是招收符合規定的軍人子女。
五是根據學位剩余情況,招收在學校片區內暫住(居住)、有“三證”且目前仍在洛江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
招生公告6月22日前發布
6月22日前,各校向社會發出招生公告。
7月5日至7月7日,為符合前四類適齡兒童報名登記。
7月15日前,各小學公布上述前四類適齡兒童資格審查與錄取結果并分發錄取通知書。
7月7日至7月9日,上述第5類對象申請入學登記。
8月1日前,相關小學匯總申請入學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登記情況,進行資格審查,并公布錄取結果,分發錄取通知書,全面完成招生工作。
□海都小記者往期習作
閱讀乃福
□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六年四班 葉芷鈴 指導老師:張旭瑩
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古樸厚重的書顯然比不上五彩而新穎的網絡,但它的韻味和內涵是令人回味無窮的。
猶太人為了讓孩子愛書,在書上抹上蜜糖,使孩子能品嘗到書的甜蜜。盧梭、雨果之所以能寫出經久不衰的經典大作,是因為他們酷愛閱讀,飽覽群書,且經歷了太多歷史的潮起潮落。他們用返璞歸真的語言,濃厚的感情色彩,撰寫出了一部部史詩級的大作。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他們熱愛閱讀,享受閱讀。
人生如白駒過隙,短暫得令每個人都行色匆匆,奔波忙碌。其實,空出一個小時來閱讀,是可能的,也是值得的。沏一杯香茗,坐在書桌前,或是窗臺邊,隔離喧囂的塵世,思緒也會隨著書中雋永的文字,散發著悠悠的清香,升華心靈的意境。
讀書已是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少個旭日初升的早晨,多少個星斗漫天的夜晚,我都忘情地在這片書海之中翱翔。
一本經典,一本好書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能讓人閱讀一時,更能讓人受益終生,感悟終生。一些經典更是需要人靜讀,才能推敲、斟酌出每句話、每段話的含義,方可咀嚼出其中的辛酸和美好。
閱讀乃福!
制香的樂趣
□海都小記者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五年一班 陳無雙 指導老師:傅秋娥
香,是一種木材粉末和一些香料、藥劑、黏合劑做成的用于燃燒的物品。形狀有棒狀、圓盤狀等形狀。它在燃燒時能夠釋放出香氣和藥劑,還有縷縷的青煙。今天,我們海都報的小記者們就一起來到了東海灣親子廣場,親自來制香。
我們先看了老師的示范,她熟練地操作讓我的手感覺癢癢的,好想一個箭步沖到桌子前開始制作。等終于示范完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沖向了座位,動起了手。
先用香鏟把香爐里的香灰攪拌、松動,然后用灰壓把香灰壓平。香灰非常細,就像海邊的沙子一樣。好不容易把香灰壓得平平整整,接下來就要進入最重要的環節了。
我先把香篆輕輕地放入香灰中,然后用香勺一點一點地往香篆里面放入紫檀香粉。接著,我用香勺背部小心翼翼地把香粉往香篆的空隙里邊推,并且細心地填補每一個漏洞……最后,當我滿懷激動的心情,小心地移開香篆后,我情不自禁地捂住了嘴巴——好漂亮的蓮花呀!(海都記者 黃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