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7日訊 對于泉州市十幾所高校的大學生來說,下周開始,他們就可以享受近30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寒假。
面對“最長寒假”,大學生們打算怎么過,是充電學習,還是到處走走玩玩?近日,海都記者向泉州市區4所高校的180名大學生發出問卷調查,數據顯示,有4成多的學生仍然想利用寒假學習充電,看看專業類書籍,也有兩成學生,就想每天宅在家里,睡覺睡到自然醒。
調查結果
四成以上學生 選擇充電學習
寒假怎么過?(可多選)
43.2% 參加社會實踐,充電學習
33.3% 希望到處走動,擴大社交圈,為將來找工作打基礎
20% 覺得假期就應該好好休息,最想宅在家里,睡覺睡到自然醒
8.3% 還沒想好,打算順其自然
最長寒假夠用嗎?(單選)
28.3% 沒感覺,好像也沒有多長
71.7% 很長,可以有時間做自己的事
華光職業學院廣告專業大一學生洪堃源說,他們20日左右放假,他已經想好,一邊幫朋友拍寫真賺點小費,一邊在網上賣東西,攢夠費用后和3名同學一起,背上相機出去旅游外拍。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網絡工程專業2014級學生小劉說,寒假她想多學一些專業知識,因為網絡工程是目前比較熱門的專業,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并比別人搶先一步,就要擁有更多更先進的知識。
泉州師院輪機工程專業2013級學生小林更是目標明確,他說,寒假要去考駕照,雖然不能馬上就拿到證,馬上有車開,但提前做好準備,將來肯定有用的”。
超半數認為 寒假應超一個月
寒假多久才合理?(單選)
51.6% 超過一個月
31.7% 兩個月以上
16.7% 一個月以內
調查中,不少大一學生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寒假,有著更不一樣的感覺。他們說,之前高中那幾年的寒暑假,除了學業還是學業,根本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現在終于“解放”了。
如果寒假時間真的能有自己希望的那么長,大學生們又有什么想法?泉州師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小徐最想去哈爾濱看冰雕,或者去黃山看日出,圓自己從小到大的夢想;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張琳則希望能夠把書法練好,把家里所有親戚的春聯承包了,也算“學有所用”。還有不少學生計劃有時間看看書,類別包括人文社科、財經、小說、動漫、專業類等;如果還有時間,他們還希望能夠騎自行車、跑步,做做體育鍛煉,將春節期間吃吃喝喝長出來的“肥膘”給“滅”下去,漂漂亮亮回到學校來。
老師:
科學安排時間
提升自己最有意義
遇上“最長寒假”,大學生做點什么更有意義呢?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學工部林樹生老師建議,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增加社會經驗,有效實現知行合一;也可以利用較為集中的時間,為學習和各種“考證”做充分的準備,尤其是有志于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同學,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等多種渠道獲取及時有效的指導。
另外,學生最好能自主科學安排時間,豐富閱讀,充盈思想,增加閱歷,做更多充實而有意義的事,全方位提升自己。當然,利用和家人、朋友在家過春節的機會,貼近傳統民俗,進一步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海都記者 葉碧玉 莊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