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1日訊 水本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辯論場上你來我往、唇槍舌劍能夠將真理越辯越明。10月14日,由泉州市鯉城區委宣傳部、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和團區委聯合開展的鯉城區首屆中學教師辯論賽,正式拉開序幕,辯論賽以“弘揚傳統美德,踐行當代價值”為主題。
辯論現場
鯉城區教育局人事股林股長表示,教師辯論賽在泉州地面上尚屬首次,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目的是讓老師在辯論中認識不足、提升自我,目前看來效果不錯,之后將總結經驗,在小學、幼兒園老師中進行比賽、推廣。
本次比賽共有8所中學參加,包括泉州七中、泉州七中(金山校區)、泉州六中、泉州十中、泉州十五中、明新中學、凌霄中學、現代中學和科技中學。初賽于14日結束,四支晉級隊伍今天將進行復賽。
熬夜備賽,賽場沒有一個觀眾中途離場
此次參加比賽的老師大多是第一次接觸辯論,在接到比賽通知時,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想參加”。
泉州六中代表隊的四辯選手林巧穎老師說,因為沒有經驗,賽前覺得很緊張甚至害怕。在確定最終上場人選后,幾位老師便投入緊張的備戰當中。“白天上課,晚上熬夜查找資料。我們還專門建了一個群,誰有問題就馬上提出來,大家互相分析探討。有時候到凌晨1點多,有人試探性地在群里問‘還有人在嗎?’馬上就有老師回應說‘在’。”
“我們充分考慮了科目設置和性別的搭配。”泉州七中代表隊的領隊老師鄭毅雄告訴記者,他們的隊伍由歷史老師和語文老師組成,兩男兩女,搭配相對合理。而泉州六中則把音質好、形象好的老師安排在一辯位置,二辯、三辯由氣場強、反應快的老師擔任。
14日,在辯論賽的初賽現場,老師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現場掌聲和笑聲不斷。有觀眾表示,“以前開會都會開小差,但這次大家都特別精神,沒有一個人中途離場。”
經過激烈的初賽角逐,最終泉州六中、泉州七中、泉州現代中學、泉州明新中學四支隊伍進入復賽,今日將決出2隊爭奪最后的冠軍。
急中生智,總結辯論十八法則
泉州六中辯論隊初賽的準備集中在國慶放假之后,短短的一個禮拜,從確定人選到找資料、立論、寫辯論稿、模擬比賽,老師們幾乎進入了“瘋狂備戰狀態”,滿腦子里想的都是辯論的事情。“有次在家里,我想叫老公來吃飯,結果一開口就說成了‘對方辯友’。”六中的三辯選手許曉玲老師回想起來仍覺得很好笑。
鄭毅雄老師是此次七中辯論隊的領隊,雖然準備的時間十分有限,但是他做了大量的資料收集,還和隊友們一起總結出了十八條辯論法則。“表演法”、“打比方”、“歸謬法”……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每個方法都有具體的操作方式,頗具專業風范。
據記者了解,多數老師都是平生第一次參加正式的辯論賽,雖然準備工作很辛苦,但他們覺得收獲頗豐。“辯論賽所涉及的學科知識很廣,很考驗老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對思辨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海都記者 葉碧玉 實習生 蔡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