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挪移符合年齡特點
“總體來說,新版教材的難度沒有大的變化,不過編排、練習部分有不少變化。”陳璐說,新版教材將一些難的部分往后調整,將容易理解掌握的部分往前放,更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練習方面,舊版教材練習數量較少,與新課的學習結合不夠緊密;新版教材的練習設置更加合理,層次更加明顯。
張愛玉也告訴記者,新版教材的編排更加合理。比如百以內的加減由一年級“后移”到二年級;“數字編碼”由六年級“前移”至四年級。新版教材一年級只有20以內的加減,便于學生理解;“編碼”移至四年級后,還進行了“改良”,從“探長破案”的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而題目的內容不再是以前的“郵政編碼”,而是身份證、銀行卡的編碼。
“新版教材還有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作業量有所減少,少了許多無謂的抄抄寫寫,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張愛玉表示。
新版教材的變化對老師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據悉,為了讓老師更好地使用新版教材,各級教育部門組織老師進行培訓,并逐級開展“數學好玩”片段教學比賽。(記者 曾聰虹)
相關鏈接
音樂教材調整 簡譜換成五線譜
除了數學教材有變,音樂教材也有較大幅度的調整。我市大部分學校使用的音樂教材為教科版的《藝術》教材,比較大的變化是舊版教材歌曲是簡譜,新版教材有些歌曲是五線譜。
省音樂學科教學帶頭人、市直小學藝術學科校際教研組組長、泉州市實驗小學老師劉靜波說,舊版教材有過于重雙基、輕人文的弊端,新版教材適當地滲透一些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也就是說,把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在一起。
劉靜波表示,新版教材變化后,使用原有的教材學習的高年級學生,會出現知識缺漏的問題。對于不少學校而言,新版教材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關鍵在于如何科學制訂教學策略,依據課程標準,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在完成學期基本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高效填補知識缺漏。 (記者 曾聰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