摟著媽媽撒撒嬌,是小檳最幸福的時候
3歲起做家務
他成了媽媽的“腳和手”
小檳成績不錯,連老師都夸他聰明。
在學校,他和小伙伴們都玩得來,就是在陌生人面前不愛說話,越是叫他,他跑得比誰都快。
和所有的小男生一樣,小檳到了最調皮的年紀。他常常把房間折騰得亂七八糟,這邊一本書,那邊一只拖鞋,惹得林艷梅佯裝生氣,罰他收拾好,否則不能上床睡覺。看到媽媽“真的”發火了,他才乖乖地跑去收拾。他表達對媽媽的親近也是毫無保留的,有時突然用力地從身后抱住媽媽,或者用頭頂在媽媽身前,引得林艷梅大驚失色,“要摔倒嘍”!
但小檳也是媽媽的得力小幫手。
他才3歲時,林艷梅就開始教他做一些家務了,“總不能幫他做一輩子吧?”衣服小檳還洗不干凈,但是遞個碗、切菜、掃地這些,已經很熟練了,也可以幫著提米提油上樓,甚至還承包了周末的洗碗任務。淘氣的小檳,儼然成了媽媽的“腳和手”。
林艷梅對小檳挺嚴格的,還定下幾條不成文的規矩。每星期她只給他1塊錢零花,不管他買什么都行,可是1塊錢通常只夠小檳買一根冰棍。此外,她還會時常叮囑他,不要老吃別人的東西;她也不會給小檳買玩具,除非親戚朋友的小孩不要了送給他;可以玩手機,但每周只能在周末玩半個小時。
不過,她卻舍得給小檳買書,家里地上一個大紙箱里,就裝著不少她網購的作文選等課外書。
林艷梅說,她并不求小檳以后有多大出息,只希望他健康、堅強和樂觀,凡事靠自己的努力,量力而行,那就足夠了。
給兒子治病
是媽媽的一塊心病
給兒子治病,是林艷梅的一塊心病,因為家里實在沒錢。
平時,林艷梅的父親偶爾會送來自家種的菜,每個月母子倆花銷控制在五六百元。
原本,聽說手術要10多萬,家人想都不敢想。去年,在好心人和學校的幫助下,加上借了三四萬元,家人才把小檳送到在漳州的解放軍第175醫院做了手術,但醫生說,手術一共得做兩三次,而后面的手術還要花費10多萬元。
眼下,暑假一到,就到了小檳可以做第二次手術的時間了。林艷梅很怕錯過兒子的最佳手術時間,落下終身殘疾,可是在巨額醫療費面前,她不得不低頭。
從小到大,林艷梅從不跟小檳說起他的不一樣,怕他自卑,但她知道,兒子已經發現了。林艷梅說,因為自己行動不便,去年小檳去手術,她跟不過去,但聽說手術后哭了一次,第二天就不哭了。問小檳怕不怕手術,他只是笑著不回答。
再過不久,這棟老房子和周邊建筑將一起被征遷,原地建起動車站。而林艷梅將選擇回家,讓越來越懂事的小檳過寄宿生活。
這是他們在老房子里呆的最后時光了。
雨中的老房子被山里的霧氣籠罩著,林艷梅伏在灶臺邊忙著給小檳做午飯——簡單的面湯,炊煙緩緩升起,飄到屋外。小檳則在廚房外的走廊上歡快地洗著衣服,一邊玩著水,無憂無慮。
□編后
媽媽的堅韌
守護他的快樂
記者和我說,小檳媽媽林艷梅的骨子里流淌著堅強。采訪時她笑說,自己挺沒心沒肺的,人活著不都挺苦的,如果再想著苦,那不是更苦了。這句話很打動我。因為這個非同一般的母親善于苦中作樂,哪怕背負著種種生活重壓,也沒讓孩子看到絲毫的陰郁。我想,一個禍不單行的家庭,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不忘初心的母親作為堅強后盾,今天的你我就無法從字里行間、無法從圖片上,看到一個9歲“病”孩子擁有的明快童年。粗茶淡飯,擋不住孩子的童真;腿腳不便,止不住孩子的跳躍。生活拮據,也只會是暫時的吧?!
看到這些,挺欣慰的。因為孩子從母親的生活細節里,學到了人生中最最最寶貴的生存法則,并學著去感染周遭樂觀以對。只是,難免會有些擔心:不久的將來,如果因為病痛,因為手術費,小檳還能像現在這樣快樂嗎?
【愛心通道】
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幫助小檳完成之后的手術的話,可以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聯系我們,也可以直接匯款至如下銀行賬號。林星南(林艷梅的公公),農村信用社:907111 201010 018433 7011(海都記者 張帆 黃謹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將海絲底色融入全球文化版圖2025-06-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