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8日訊 電話詐騙套路雖老,但似乎屢試不爽。去年6月,安溪人黃某在網上學習電話詐騙方法,拉來姐夫和弟弟入伙。去年6月份,3人開始在廈門、漳州、三明等地進行電話詐騙,涉案金額高達100多萬元。去年11月,姐夫徐某和弟弟黃某被三明市將樂縣警方成功抓獲,潛逃的黃某被上網追逃。
前日下午,躲在安溪縣城一租房內的黃某被泉州臨江派出所民警成功抓獲,此時的黃某已懷胎九月,快要臨盆。
在審訊室里,黃某撫摸著肚中的孩子,十分后悔。黃某說,去年懷孕后,恰好和男朋友分手,為了讓孩子過更好的生活,她才選擇參與電話詐騙。弟弟和姐夫原本都在廠里上班,她后悔不該拖家人下水。
據黃某供稱,去年6月份,一名網友主動加她QQ,說要介紹工作。這名網友教授黃某電話詐騙手段,只要黃某充當取款手,有專人負責打詐騙電話。之后,黃某購買一百張用假信息辦理的銀行卡,到全省各地取走受害人被騙的款項。做了兩個月,黃某叫上姐夫徐某和年僅18歲的親弟弟。到去年11月份,黃某本人已非法得利6萬元左右。
警方介紹,黃某等人先從互聯網上購買被非法泄露的個人信息,之后冒充財政部門工作人員、教育局或者車管所工作人員,以“九年義務教育可退費”、“上大學可獲補助”“購車可退稅”“喪葬補貼”等理由,讓受害人到銀行ATM機上操作。
在詐騙者的電話指示中,會讓受害人按“轉賬鍵”,輸入所謂“專用鏈接碼”(實際上是轉入賬號),再輸入“驗證碼”(即轉賬金額),受害人一不注意,就將自己卡上的錢轉過去。
警方提醒,一旦接到此類信息,本人最好到相關部門詢問查實,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賬。
目前,警方為懷孕的黃某辦理了取保候審,哺乳期之后,其依然要為詐騙違法行為接受法律審判。(海都記者 喻蘭 通訊員 吳芳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