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7日訊 寒露過后,金桂飄香,又是收獲的季節。
循香驅車進入安溪虎邱芳亭村,未見桂花已聞其香。4000多棵桂花樹趕趟兒一樣競相綻放,“八閩金桂第一村”的美譽,原來是一幅綿延300余年的馨香油畫。
桂花花期短,收獲主要集中在這兩三天。而打桂花皆在清晨進行,這時的桂花沾滿露珠較重,容易打下,太陽出來,露珠不見,就得收工了。
昨天清晨四五點,裹著薄霧的村莊已經熱鬧開了。結伴而行的村民們,帶著長長的竹竿子,向半山腰走去。
55歲的陳榮華一家,是村子里的桂花大戶,光是上百年的桂花樹就有十幾株。全家里應外合,上下接應,有人上樹從內部揮竿,有人在樹下從外部著手。女眷們邊充當場外指導,邊鋪開幾十平方米的長布,迎接漫天的繽紛桂雨。
這么用力拍打,樹木會不會受傷?有經驗的村民笑著說,多余的枝葉和花枝在拍打后掉落,來年樹梢上才會長出新的葉子和花枝,“打得越多,明年花結得越多”。
忙活了兩個多小時,陳榮華一家收獲了400來斤桂花。天剛亮,收購桂花的商人和居民就從外村趕到陳榮華家詢價了。
去年芳亭村收獲桂花156噸,“今年雨水不行,收成應該沒有去年好”,一村民介紹。新鮮的桂花每斤10元左右,本地茶商陳朝財,昨天上午走村串戶,一下子收購了七八百斤。
制作桂花茶,芳亭村的茶農經驗豐富。傳統的桂花茶采用“窨制”法,先鋪一層老茶,再鋪一層新鮮的桂花,如此反復幾次后蓋布發酵。在通風、陰涼處放置五六個小時后,給發酵中的花茶“量體溫”,維持在50℃時效果最佳。12個小時左右,將桂花和茶葉充分拌勻;24小時左右,將充分發酵好的桂花茶烤干,篩除桂花渣,甜美的桂花茶便出爐了。
新鮮的桂花曬干直接沖泡也是極佳的飲品。新一代安溪茶農,用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既保持了花形和香味,也避免了桂花氧化發黑,保證了干桂花的色香味。(海都見習記者 劉淑清 海都記者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