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新建宿舍樓需要一筆資金
早晨6點,起床鈴一響,學校樓上就傳來“咚咚咚”的腳步聲。孩子們蹦下床,拿起臉盆什么的,連跑帶跳下樓。小小的身影,各自打水,蹲地上刷牙。第一次看著孩子們在簡陋環境中如此輕快,蔡奮山滿是佩服。
“厲害吧,這些孩子都很獨立?!标悥|權笑著說。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學前班的孩子剛入校寄宿,前三周都不安生,嫌床擠的,哭著要媽媽的,陳東權要連哄帶騙,才讓小娃娃們繼續睡。
現在,孩子們也漸漸熟悉新來的蔡奮山叔叔。一起在食堂吃飯,再次聊起宿舍,孩子們終于“敢抱怨”了。二年級的錦燕說,“夏天棉被沒地方放,堆在床上,還要三個人一起睡,也沒電扇”。
“以前晚上睡覺不敢動,怕踢到同學。”六年級的麗珠說,這學期她從下鋪的三人床調到上鋪的兩人床,讓她高興了一陣子。只是新床鋪靠后窗,總能聞到雞屎臭味。
四年級的柳燕睡上鋪。她捂嘴笑,說起自己的經歷,“這學期剛開學時,沒適應學校的小床,一翻身就從上鋪掉了下來,在地上迷迷糊糊的,感覺膝蓋疼了才哭出聲。同學們都睡熟了,我只好爬上床繼續睡?!?/P>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冬天宿舍空氣不流通,只要一個孩子感冒,同床的也得感冒,接著會傳染一半的孩子。
孩子們說的這些“開心事”,讓蔡奮山心疼。誰家的孩子不是寶貝?
改變擁擠的食堂、宿舍,村里無能為力。村民們自顧不暇,也只能讓孩子窮將就。但蔡奮山決心改變?!捌鸫a是干凈、伸得開腳的地方。”蔡奮山說,寬敞一些,買個電視,孩子知道的動畫片還不如他知道得多。
駐村第二天起,蔡奮山就四處跑部門、問項目,爭取資金。他希望,自己能給孩子們建個大點的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