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安溪“兩會”獲悉,2019年安溪再次交出一份優秀“成績單”——
全年完成GDP731.49億元,增長7.9%;工業增加值311.62億元,增長9%;第三產業增加值301.53億元,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1元,增長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08億元,增長14.1%。在《人民日報》公布的全國百強縣排名中,安溪縣綜合實力位列第60位、較2018年度提升3位,最具投資潛力位列第21位、綠色發展位列第54位,均提升2位。
2020年,安溪將重點從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建設現代茶業升級版、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推動城鄉面貌大提升、打造政務服務金口碑等“六個方面”發力,努力開創“四個安溪”建設新局面,勇當泉州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高質量發展步履不停
作為安溪的兩大支柱產業,茶業和藤鐵產業發展再提速。茶業發展方面,全縣涉茶總產值增至191億元,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安溪鐵觀音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連續5年位居中國區域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位,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茶葉出口連續14年通過輸入國官方檢測。藤鐵產業方面,全縣家居藤鐵工藝行業總產值達170億元,獲評“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加快藤云工藝園、家居藤鐵博物館和文創中心規劃建設,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安溪)家居藤鐵工藝文化博覽會。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白瀨水利樞紐工程項目主體工程開工建設,興泉鐵路安溪段路基工程完成90%以上,新建成農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150公里,獲評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433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3.7億元,49個市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0.97億元,“五個一批”正向激勵考評全省第四。完成招商項目143個,總投資363.78億元,其中超50億元項目2個,超億元項目92個。
扶企政策落地見效。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減免各項稅費4.2億元。制定出臺“新安十條”、促外資穩外貿、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成長、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政策措施,兌現各類扶企專項資金2.2億元;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制造業貸款增幅達15.63%。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對外貿易總體平穩,出口增長6.3%。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完成天綸紡織等重點風險企業不良貸款處置3.23億元,幫助14家(次)企業解決過橋資金1.95億元,積極幫扶民生村鎮銀行化解經營風險,全縣轄內貸款不良率0.61%,全市第三低。
脫貧成效持續鞏固。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大住房、教育、健康扶貧力度,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機制得到有效落實;深入推進發展壯大薄弱村空殼村集體經濟三年行動,創新用好10種強村模式,金谷、參內中化新農村綜合服務站投入運營,“薄弱村”全面消除,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經省委、省政府實地考核評為優秀。
城鄉環境明顯改善。推進城市提升,啟動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實施18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同德大橋、參嶺隧道開工建設,鳳山書院加快建設,綠道北線一期工程示范段建成開放。推進鄉村振興,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抓實2個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30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和24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虎邱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城廂鎮經兜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西坪鎮南巖村、桃舟鄉吾培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蘆田鎮福嶺村獲評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升至98.6%,治理水土流失13.1萬畝,水土流失率降至17.76%,降幅居全省第一位,流域水環境達標率100%。
“六個方面”重點發力
安溪縣提出了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GDP增長8%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
圍繞目標任務,安溪將重點從“六個方面”發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因勢利導、聚力攻堅,抓緊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突出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繼續集中力量,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三大攻堅戰交出漂亮的“安溪答卷”。
突出高素質,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深化項目攻堅、壯大園區經濟、加快三產躍升、強化創新驅動,堅持實體為本,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突出高定位,建設現代茶業升級版,堅持品質為王、著力形象重塑、推進多元發展,找準定位,抬升標桿,堅持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加快產業轉型提升,走出一條更加符合安溪實際、適應市場需求的現代茶業發展新路。
突出高標準,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辦好公平優質教育、推進健康安溪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織密社會保障網絡、優化社會治理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加快民生補短板四大行動收尾進度,辦好18件為民辦實事項目,讓群眾的生活隨著經濟發展一年比一年好。
突出高品質,推動城鄉面貌大提升,做優城區,打造“吸引核”,做強兩翼,創建“大組團”,做美鄉村,找準“振興點”。
突出高要求,打造政務服務金口碑,更自覺更堅定地忠誠履職、更便捷更高效地為民履職、更嚴格更規范地依法履職、更廉潔更規矩地清正履職,主動適應新形勢,勇于擔當新使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通訊員張錦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