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鐵桿歌仔戲迷,雖然才28歲,但接觸歌仔戲已有20余年;她曾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唱歌仔戲,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成立了攝制歌仔戲的團(tuán)隊陸萍坊;5年來,她和成員們自籌60萬元,拍攝了4部歌仔戲。她就是安溪縣官橋鎮(zhèn)善壇村的陸萍。
陸萍(左五)成立團(tuán)隊自費拍戲
萌發(fā)興趣 編成相聲參賽
陸萍真名鐘萍萍,6歲時父親買了歌仔戲錄像帶《薛平貴與王寶釧》回家播,這是她第一次接觸歌仔戲。小學(xué)時,表姐們喜歡到鄰居家看歌仔戲,她常常也跟了去。那時村里每逢節(jié)日都會放映歌仔戲,她每晚必到。就這樣,她慢慢地愛上了歌仔戲,并開始模仿表演。
陸萍接觸歌仔戲已有20余年
初中時,陸萍和幾個來自不同村的同學(xué)一起寄宿,想不到大家都喜歡歌仔戲。周五晚成了她們的“歌仔戲展演會”,大家拿床單、圍巾打扮一番,就表演起來,自娛自樂。周末里,她們還會相約去舍友家,用影碟機通宵達(dá)旦地看歌仔戲。
沉浸在歌仔戲世界里的陸萍,讀到穆桂英、白毛女等課文時,直接把詞換成閩南語唱了出來,引來同學(xué)們不少掌聲。還有一次,她自編相聲參加唱歌仔戲比賽,在元旦晚會上大受歡迎。
沉醉其中 通宵與戲友交流
初中畢業(yè)時,陸萍已是一個鐵桿歌仔戲迷了。她打算讀藝校更多地接觸歌仔戲,但受到父母的反對。幾次“談判”失敗后,她干脆放棄學(xué)業(yè),出來打工。在公司上班時,她放不下歌仔戲,經(jīng)常表演給同事們看,幾乎每個同事都知道她是一個歌仔戲迷。不過,那時她只會跟著自己抄的唱詞去模仿表演。“那抄唱詞的本子跟了我十幾年,現(xiàn)在還在。”她說。
一兩年后,陸萍學(xué)會了上網(wǎng),認(rèn)識了不少泉廈漳三地志同道合的戲迷網(wǎng)友。此后,她對歌仔戲達(dá)到了癡迷的地步,不時在網(wǎng)吧通宵,通過網(wǎng)絡(luò)跟戲友們交流,聊表演、唱詞,說各自的夢想,有時一時興起就通過語音唱歌仔戲。他們起初在網(wǎng)上聊,后面通電話,再后來見面,然后開始策劃花錢請攝像師來給他們拍歌仔戲。
那時,他們差不多有10個人,見面后商量好一人交200元請人做戲服,剩下的幾百元請攝像師。2005年,他們小試牛刀拍了一次,感覺挺有趣的,2006年又拍了一次。后來有的戲友結(jié)婚生孩子,事情就停了下來。
成立團(tuán)隊 自籌60萬元拍戲
2008年,臺灣歌仔戲明星唐美云與許亞芬到廈門參加藝術(shù)節(jié),辦了戲迷見面會。陸萍報名并被選上,表演了《唐伯虎點秋香》,得到他們的稱贊。2010年,閩南歌后李霖小姐幫她取藝名陸萍,成立了陸萍坊。最初,陸萍坊只有3個人,后來慢慢地壯大到20多人,大家自己做服裝、拍攝、學(xué)習(xí)后期制作,人手不夠就嘗試一人演雙角。
陸萍坊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yè),都是一邊上班一邊拍戲,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成立5年來自籌了近60萬元。拍戲過程很辛苦,有時3點多天沒亮就要起來,有時拍到大半夜,通宵也是常有的事,一天下來飯都顧不上吃。演出時,他們穿棉甲再穿戲服,拍了半天全身都濕透了。憑著心中的熱情,他們輾轉(zhuǎn)廈門園博園、泉州森林公園、浙江橫店等地,2010年夏拍出4集的《簫劍情》,2011年拍出14集的《夢斷情天》,2012年拍出10集的穿越歌仔戲《萍影俠風(fēng)》。2013年,他們開始拍攝45集的《龍馭天下》,一直到去年才殺青,將于11月16日在網(wǎng)絡(luò)上播出。
雖然苦,但陸萍表示從來未想過放棄。“戲迷的支持與稱贊,是我們前進(jìn)的動力。”她說,幾年來,陸萍坊的成員只有增加,從未有人退出。讓她更感到欣慰的是,父母看到她如此熱愛,就不再反對她唱歌仔戲,后來看了《簫劍情》,開始支持她發(fā)展歌仔戲。對于未來,她充滿了信心。(記者 吳志明/文 陸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