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北大門”和“閩浙門戶”,福鼎共有6個鄉鎮28個村與浙江省蒼南、泰順兩縣12個鄉鎮37個村(社區)接壤,山水相鄰,人文相通,經濟文化交流密切。然而,邊界地區既是交流發展的活躍帶,也可能成為社會治理的斷裂帶。如何破解邊界管理難題?福鼎市一直在探索。
過去:“各自管、各不管”
從福鼎市區出發,車行約15公里,到達該市最北端——貫嶺鎮分水關村。
分水關海拔450米,因分水山而得名。上世紀50年代,104國道貫穿南北,這里被一分為二。本世紀初,福寧高速公路建成。之后,溫福高鐵又在此交會。經年累月,一條分岔路逐漸明晰,隔開福鼎市和蒼南縣、泰順縣三地,界碑就立在分水關古城墻下。
“邊界‘插花’地帶多,田地、山林、水源等權屬因歷史原因難以認定,常常引發糾紛。”貫嶺鎮黨委副書記邵克斌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一定要爭個高下才行。”49歲的俞美滿是土生土長的分水關村人,曾多次目睹邊界村莊間因用地用水發生沖突。
在分水關村和泰順縣彭溪鎮柘下村,各有一個楓崗自然村,村民互為鄰里。多年前,一戶村民建新房時,多占了鄰居50厘米寬的土地,對方發現后當即表示不滿。多番交涉未果,雙方爭執不下。最終,分水關村和柘下村的村委會共同出面,及時疏導調解,確認歸屬情況后,由占地村民歸還侵占的土地。
“但有一些林地兩邊界定的分界線不同,根本沒法好好解決。”俞美滿回憶道。長期以來,省際邊界的社會治理是一道難題,往往容易形成“各自管、各不管”“這邊想管、那邊難管”等兩難局面。“破解邊界區域治理難題,迫在眉睫。”邵克斌感慨道。
如今:聯建共治出成效
2019年,福鼎市和蒼南縣、泰順縣三地成立閩浙邊界黨建聯盟,整合區域資源,推動優勢互補。當時,58省道貫嶺分水關段是貫嶺鎮與泰順縣“兩不管”地帶,路面坑坑洼洼,而進入浙江省之后卻是平坦的柏油路。
“原來,58省道路面執法權和養護權屬于浙江省,但分水關段行政管轄權卻屬于福建省,雙方都認為應由對方進行養護和管理。”分水關村委會副主任闕忠源說,修路搞建設,大家等了許多年。
隨著聯建機制建立,兩地開啟互通互聯、共建共治模式,由泰順縣實施主干道道路改建工程,貫嶺鎮負責道路沿線環境整治工作,并升級完善邊界水、管、路網。如今,寬闊的58省道由南向北,從福建省通往浙江省,沿途民房交織、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百米高空上,警用無人機不定期盤旋穿梭,瞭望巡邏。
“邊界治安環境相對復雜,矛盾跨界、案件跨界是常見的事情。”福鼎市公安局貫嶺派出所教導員張挺說,為提升邊界治理水平,貫嶺鎮聯合蒼南縣橋墩鎮、泰順縣彭溪鎮建立省際智慧聯勤警務站,采取“人防+技防”方式,共建立體化防控屏障。他解釋說:“一方面,我們成立交警中隊、義警隊、義務消防隊、雪豹應急救援隊等,突出‘人防’力量;另一方面,我們更新智慧監管系統、5G執法記錄儀等,強化‘技防’建設,實現多元立體巡控、空地一體聯動,提升見警率、管事率、處置率。”
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當地持續加深交流互通,解決矛盾糾紛、維護綜治平安、改善交通環境,切實消除邊界區域工作“空白點”。
未來:資源共享強合作
矛盾少了,關系好了,如何將兩省三縣市的資源轉化成發展優勢,成為當下關注重點。
夜黑如墨,貫嶺鎮茗洋村一處庭院內燈光亮起,邊界7個村的黨組織書記圍坐一圈,在小板凳上共話發展。茗洋村黨支部書記陳秀桃率先開口:“2022年閩浙邊界梔子全產業鏈價值達10億元以上,這是聯建結出的碩果。今天坐在一起,大家可以聊聊怎么更好地合作。”“與企業合作,穩產穩收。”“探路三產融合,打造浙閩邊界特色旅游產品。”……你一言我一語,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作為福鼎市黃梔子產業發源地之一,茗洋村與泰順縣彭溪鎮山水相依,花果連片。整合資源,雙方共建“梔子花香”產業鏈聯盟,攜手打造百里花海旅游線路,統一地標文化景觀標識,促進“單一屬地隸屬”向省際“兩邊屬地+產業鏈”協同管理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轉變。
聯動規劃,讓交界變交匯。三縣市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串聯打造農創客直播基地—西關穆寨景區—康鴻梔子花深加工觀光園—分水關古城墻遺址—茗洋炮臺崗等百里花海(梔子)農旅示范帶,并建設閩浙家具產業園、貫嶺鎮工業園區,搭建鄰邊商圈平臺。
萬順海綿制品是首批入駐閩浙家具產業園的企業之一,主要承接床墊定制、貼牌等。“選擇在這里建廠,一方面是本地政策支持,上下游企業組團入駐,可以共享資源;另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優越,離浙江省近,可以更快打開銷路。”該公司負責人楊海濱說。
在貫嶺鎮工業園區,福鼎通用設備產業小微園項目進入建設尾聲。建成投用后,將統一對外出租廠房,引導福鼎市小微企業退城入園,集聚發展,同時吸納浙江省相關企業入駐,打造“新時代閩浙邊合作發展先行區”。
對于未來的合作模式,貫嶺鎮人大主席林瑾表示,將持續圍繞組織聯建、產業聯營、人才聯育、生態聯治、文化聯姻、平安聯建,打造邊界改革先行帶。(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王婷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