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
奧巴馬
閩南網10月25日訊 德國總理默克爾23日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給個說法,澄清美國情報機構是否監聽她的通信。奧巴馬保證,美方“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做這種事。
這是繼今年6月“棱鏡門”曝光后,美國情報機構竊聽丑聞再次升級。在此之前,登上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機構竊聽名單的國家包括伊朗、俄羅斯、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國和法國等。
默克爾很生氣
德國政府23日說,依據所獲信息,默克爾的手機通信“可能”遭到美國情報機構監視。
默克爾當天與奧巴馬通電話,表達不滿并要求對方“立即作出全面解釋”。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賽貝茨在記者會上說,默克爾告訴奧巴馬,如果信息屬實,“她認定這種行徑完全不可接受,堅決予以譴責”。
德國政府沒有公布所獲信息的來源。不過,德國《明鏡》周刊說,這家新聞媒體分析了美國“棱鏡”情報監視項目曝光者、美國情報機構承包商前雇員斯諾登提供的信息,繼而促成德國政府懷疑默克爾的通信遭監視。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德國官員向路透社記者證實《明鏡》的說法。
奧巴馬避談以前
美方的回應措辭微妙。
白宮發言人卡尼在記者會上說,奧巴馬向默克爾“保證”,美方“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監視”她的通信。就美方先前是否“無意”獲取默克爾通信信息,卡尼沒有正面作答。法新社評述,卡尼的言論并未排除美國曾經監視默克爾通信的可能性。
德新社記者稍后向白宮求證,默克爾是否過去也未遭竊聽,遭白宮拒絕。路透社記者向一名白宮官員提出類似問題,同樣沒有獲得明確答案。“我不便公開評論傳聞中的情報活動每一個細節。”這名官員如是作答。
卡尼說,美國正在重新審視情報搜集方式,包括德方提出的關切。
多方追討說法
不僅德國,美方情報監視活動也觸怒其他一些歐洲盟國。
在意大利,總理萊塔23日與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克里會晤,要求對方就意大利公民通信遭監視的報道作出解釋。
21日,法國《世界報》援引斯諾登披露的文件報道,2012年末至2013年初,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視超過7000萬人次法國公民電話通信,不僅包括恐怖嫌疑人,也包括商界和政界重要人物。法國政府就這一報道傳召美國大使;法國總統奧朗德當天即致電奧巴馬,嚴厲譴責美國情報機構的竊聽行動,認為在盟友和朋友之間發生此類行為難以置信、不可接受。法國政府要求奧巴馬政府立即予以解釋澄清。
21日,墨西哥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墨前總統卡爾德龍的電子郵件,要求美方作出解釋。據報道,巴西總統羅塞夫及其顧問的通信內容也遭到美國情報機構的監控。羅塞夫對此反應強烈。
未來一段時間,奧巴馬可能將不得不繼續接聽外國領導人怒氣沖沖打來的電話。
美國情報機構在海外的竊聽活動幾乎不分區域、不分立場地存在。而不斷升級的竊聽丑聞正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制造著越來越大的互信鴻溝。”
——新華社
□短消息
美“嚴重關切”土中軍貿
美國外交人員24日公開表示,“嚴重關切”土耳其有意采購中國導彈防御系統的事態進程。上月底,一家中國公司在土耳其反導系統項目的招標中勝出。中國企業中標后,美國和北約反復施壓土耳其。美方突然施壓,是因為土耳其一天前明確表態,土耳其有權決定軍購項目的賣家。就土中正常軍貿,中國外交部方面態度明確,反對政治化正常軍事貿易。(新華)
巴稱阿翁尸檢報告
排除死于釙中毒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24日說,巴前領導人阿拉法特的尸檢報告排除了其死于放射性物質釙[pō]中毒的可能性。盡管報告排除了阿拉法特死于釙中毒的可能性,但并未排除阿拉法特死于另一種有毒物質的可能性。(新華)
土出動F-16
攔截俄羅斯戰機
土耳其軍方23日說,土耳其空軍戰斗機前一天在黑海國際空域攔截一架俄羅斯戰機。
事件發生在22日。法新社援引土耳其軍方一名高級官員的話報道:“兩架土耳其F-16型戰斗機緊急升空,防止對土耳其領空的潛在侵犯。”當時發現一架俄羅斯伊爾II-20飛機在黑海領空與土耳其海岸平行飛行。土耳其戰機在港口城市奧爾杜攔截俄羅斯戰機,并監視其從東向西飛離。法新社說,暫不清楚俄羅斯戰機為何要靠近土耳其領空,類似事件此前很少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