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悉尼7月4日電 澳大利亞一個研究團隊最近取得重大突破,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幾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治愈中風,且沒有副作用和后遺癥。
據當地媒體報道,這個團隊的負責人Peter Mitchell教授表示,他們認為治療中風的關鍵是疏通被阻塞的血管,盡快讓血液重新進入腦部,挽救受損的神經。
根據公開統計,澳大利亞每年都會發生大約5萬宗新發和復發性中風。換言之,幾乎每10分鐘,就有1個澳大利亞人突發中風。對于所有中風病人而言,腦部血液被阻斷的時間越長,康復的機會就越低。及時的治療,對于扭轉、停止中風所造成的損害至關重要。
一般來說,患者中風后的3-6小時內為治療的“黃金時間”。如果大腦缺血超過6小時,受損的神經元將徹底死亡,完全無法恢復。國際上慣用的方法是利用藥物溶解堵塞在血管中的栓子,從而疏通血管,恢復大腦供血。而該團隊采用的新的治療方案可以大幅提升血栓的取出速度。研究專家表示,89%的病人在接受了這樣的手術之后,血液開始漸漸流回腦部。臨床實踐證明,經過這項新技術救治,多數患者在醒來后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副作用。
傳統醫療技術下,有幾乎三分之二的中風患者會最終留下后遺癥。但接受新技術和傳統的溶栓藥物的結合治療后,病人中風后無后遺癥的比例從40%上升到了70%。
研究團隊的Mitchell教授說:“我們一直相信,阻止動脈被血塊阻塞是研究的方向,實際上,我們也得到了令人滿意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