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上海市民在繁華路段會發現這樣一支特別的巡邏力量:他們駕駛黑色警車,持槍全副武裝組成作戰單元開展巡邏。這支名為特種機動隊的隊伍,是全國首支成建制的特種機動隊。
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全面啟動社會面防控實施二級勤務等級。這支特種機動隊成為與特警、武警并肩作戰的應急處突力量,圓滿完成2015年春節長假安保任務,確保了廣大市民群眾度過了一個安全、快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上海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白少康介紹,上海公安特種機動隊屯兵街面、動中備勤,將先期處置恐怖襲擊和極端暴力破壞活動,是上海城市治安防控體系“三張網”(治安巡邏防控網、群防群治守護網和武裝應急處突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獨立架構小組作戰,先期處置疊加巡邏
今年年初,上海17個分(縣)局抽調警力組建的特種機動隊正式上崗。這支獨立架構的特種機動隊約有1000余名民警,常設140余個作戰單元,每個作戰單元有6至10人,包括1名駕駛員、1名車長和至少2組雙人搭檔的作戰小組。
特種機動隊的每輛警車上配備長短槍支以及防爆探照燈、約束桿和防爆毯等可用于先期處置暴恐襲擊和個人極端暴力破壞活動的車載裝備,并裝備了先進的通訊和圖像傳輸設備。
據了解,特種機動隊采取與其他警種疊加巡邏模式,巡邏重點將更多地集中在商業繁華區域等。同時根據區域情況,采取車巡和定點駐守相結合的形式安排巡邏。
以黃浦區為例,作為中心城區,道路資源相對緊張,而人民廣場、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等重點區域面積較大。黃浦分局探索采用自行車“騎巡”模式,車輛駐點后自行車騎巡結合隊員步巡,增強了特種機動隊的機動性。而作為上海西北門戶,嘉定分局則采取分區駐點模式,在江橋、安亭、新成地區三個區域分散駐點,全天候備戰。
上崗前要通過多項測試,上崗后邊戰邊訓
據介紹,特種機動隊的主要職責是屯警街面、動中備勤、快速反應,先期處置暴恐襲擊和個人極端暴力破壞活動,并通過開展武裝疊加巡邏,提高重點區域部位的街面見警率。
基于這一功能定位,上海特種機動隊無論是民警年齡、技能素質、裝備配備都明顯高于常規街面巡邏力量。
在上崗前,特種機動隊隊員需通過體能、駕駛技術、射擊以及擒拿格斗等多項測試。成為特種機動隊員后,他們仍需經過3周以上的培訓方能上崗,培訓內容包括槍械警械的使用、戰術應用、6人分工、明確職責任務等。
上崗后,特種機動隊隊員還要邊戰邊訓,在執勤輪空期間參加培訓,每月至少有一周時間用于擒拿格斗、警務車輛駕駛、射擊等專業技能訓練。此外還將設案例分析點評,制定多項工作預案實施模擬演練,分設單人、多人、突發性事件等。
作為一支專業的反恐處突隊伍,上海特種機動隊采取隊員部分固定、多數輪轉模式,每年保證骨干力量固定,其他人員每半年或1年輪換。
戰線前移,將治安防控上升到反恐標準
作為特大城市,上海面臨著嚴峻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上海市公安局明確“把防范和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作為整個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務”。這也意味著上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各項措施,不會停留在治安標準,而要上升到反恐標準。
為達到這一全新標準,2014年亞信峰會安保期間,上海市部分區縣率先啟動試點特種機動隊在重點區域開展反恐防暴巡邏。亞信峰會結束后,上海市公安局逐步制定了特種機動隊的相關規范,明確了特種機動隊的職責任務、人員配置、勤務運作和教育培訓等方面的要求,統一了作戰單元警力配備、單警和車載裝備配置標準,以及車輛標識等,使其定位更明確、職責任務更清晰、運作更規范、覆蓋區域更廣。
上海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特種機動隊上街執勤,明顯增加上海街面巡邏警力總數,顯著增加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街面見警率、震懾力,也做到了戰線前移、措施前置,確保將暴恐活動扼制在初期,將對社會公共安全的影響降到最低。記者 吳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