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泌陽縣付莊鄉中心小學一名姓楊的學生發現在學校訂的維維天山奶有問題,他將牛奶從盒里擠出后,發現竟然就像“豆腐渣”一樣。見此情景,他班上的8名訂奶的同學都立即停止喝奶。消息傳開后,全校炸開了鍋,校方火速通知各班停止用奶。當地官方文件顯示:維維天山雪奶是政府和教育部門推廣飲用的學生奶。(3月22日大河網)
“豆腐渣”這個詞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新鮮,我們常用這個詞來形容質量有問題的工程,“豆腐渣”橋、“豆腐渣”樓、“豆腐渣”路……現如今,“豆腐渣”家族又添了新成員——“豆腐渣”奶。本來只是常用于工程質量領域的一個問題“代名詞”,如今延伸至食品安全領域,而且還危及了祖國的花朵,讓人在悲哀之余不免多了一分擔憂。
孩子們的營養奶由學校統一供給,這本身是為了保障學生奶的質量和安全,是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好舉措,但就在這樣一項好舉措之下,發生了“豆腐渣”奶的問題,不得不說這是教育主管部門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過失。我們不否認,在當今社會,有一些商人為了利益最大化,換著花樣和手段,以次充好,以劣冒優。但是,是什么讓這些行為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監管不到位。
根據報道,這些學生以前都是飲用的都是蒙牛和伊利等知名奶企生產的牛奶,隨后通過招標的方式更換為了維維天山奶。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局是否對廠家的資質進行調查,又有沒有對配送奶品進行抽查呢?這是其一。其二,面對如此大的配送量,而且是向中小學配送的奶品,當地質監部門并沒有盡到監管職責,以致于直到開學月余,才由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
政府文件指定的奶是“豆腐渣”奶,把監管力不足的問題暴露無余,也使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公信力大大降低,更是在消磨著群眾的信心和耐心。在此,衷心奉勸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句話:別讓“豆腐渣”奶把公信力擠沒了。(鄧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