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兩國政府今天正式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①開放水平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②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7個領域;③雙方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央視記者劉穎)
據了解,中韓自貿協定亮點頗多,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對外簽署的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同時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涉及領域最多的自貿協定。中韓自貿協定草簽文本有22章,覆蓋17個領域,不僅涉及貨物貿易,而且包括服務貿易和投資。
圖為韓國商品展示
相關報道:
協定涵蓋貨物、服務貿易,投資規則共17個領域
早在5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就在當日的國務會議上,審議并通過了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
協定內容包括產自開城工業園區的產品在內的共310項品目獲得韓國原產資格,這些品目在中韓FTA生效后可立刻享受關稅優惠。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據港媒披露,中韓FTA協定還涉及環境、電訊、金融、電子商務、物聯網、影視產業合資合拍及政府采購合作、投資自由化等多方面。
協定也首次在自貿區談判中涉及電子商務和地方合作的內容,亦是首次設立金融服務、電訊服務單獨章節,這些內容是除港澳臺外,中國之前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簽訂的自貿協定中都沒有的。
另據一財披露,協定將威海和仁川自由經濟區作為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并寫入協定。這將為威海南海新區提供在中韓自貿區框架下加強對外開放合作的歷史機遇,在中韓跨境電子商務、旅游、醫療、現代物流等多個領域爭取到了先行先試政策。
目前中韓雙邊貿易規模已經達到3000億美元。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將會極大刺激雙邊貿易,專家預計五年內貿易規模就會突破4000億美元。
另據法制晚報:歷時10年14輪談判 中韓自貿協定今簽署
據韓聯社最新消息,中韓兩國1日正式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 韓中兩國2005年啟動有關韓中FTA的民間共同研究,2012年5月正式啟動談判,經過共14輪談判,雙方于2014年11月宣布FTA實質性談判結束。2015年2月25日,韓中簽署初步的FTA,到6月1日雙方正式簽署協定,韓中FTA只需再經過國會批準等程序即可正式生效。韓國政府預測,韓中FTA生效后,今后10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望在原有的基礎上增長0.96%,消費者受惠規模將達146億美元,還將新增5.3萬多個就業崗位。(記者 張秀晨 李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