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壇“不倒翁”王金平
王金平于1941年3月出生于臺灣省高雄縣一個農民家庭。大學畢業后返鄉協助經營家族企業。在家鄉,王金平開始走上從政之路,并在34歲時,當選為“增額立法委員”,成為當時“立法院”最年輕的“立法委員”。之后他連選連任,創下了“九連任”的光輝紀錄。王金平在“立法院”共服務了近30年,被稱為“政壇長青樹,立法委員不倒翁”。
王金平走上從政之路主要得益于高雄縣第一大地方派系“白派”掌門人、高雄縣前縣長林淵源的大力提攜。有了基層實力雄厚的“白派”作支撐,王金平的從政路走得非常順利。1980年王金平因違反“票據法”被起訴,1986年2月被判刑6個月,政治前途一度跌入谷底。在該年底的“立委”選舉中,王金平雖未獲國民黨的提名,但自行參選的王硬是憑借自己在地方上扎實的政績,以及“白派”在地方上的實力再次獲得連任,奠定了其在“白派”的掌門接班人地位。
王金平說,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就是林淵源老縣長,“每次我競選時,老縣長都沒日沒夜地四處奔波、替我拉票,比他自己參選還緊張。”如今貴為“立法院院長”的王金平,依然對林老縣長執禮甚恭,視林如父、如師、如友。篤信佛教的王金平把替選民服務當成做善事,只要選民有困難,他都會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們。
王金平在“立法院”大力為高雄縣爭取地方建設經費更奠定了他在該縣難以撼動的“霸主”地位。此外,王金平能一路從“立法院副院長”做到“院長”,與其一向堅持廣結善緣、與人為善的作風分不開。王金平在政壇幾乎沒有樹敵,從而獲得“立法院”很多“立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