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12個產業集群龍頭企業遴選標準
閩南網1月12日訊 泉州第六次“千企大會”昨日召開。與去年提出的“二次創業”主題一脈相承,本次大會聚焦產業集群發展,提出為進一步深化“二次創業”保駕護航。省、市兩級分別出臺《關于推進泉州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再次為泉企送上政策利好。
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出席并作重要講話;徐鋼、黃少萍、陳海基、楊俊峰等泉州市領導出席。大會由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少萍主持。
張志南就泉州產業集群的發展,總結了“三個特點”,盛贊泉州企業家群體“有想法、有目標、有措施”。他提出四點希望,并用“企”字的漢字結構,告誡黨政部門和企業家們,“如果‘人’走了,企業的發展就‘止’住了”。
會場傳聲
張志南:“泉州的企業家群體,有想法、有目標、有措施。”
“泉州的經濟總量,連續14年全省第一,離不開在座企業家的貢獻。感謝你們!”講話前,張志南首先對泉州企業界表示感謝。就泉州產業集群發展,他總結了三個特點:產業集群扎實推進、資本運作成效顯著、品牌影響越來越大。
張志南總結說,泉州已有3個超千億產值的產業集群,77家海內外上市公司,105個中國馳名商標,企業改制、股權交易有聲有色,把倫敦奧運會變成了泉州品牌展示會,一大批敢拼會贏的創二代企業家崛起……“泉州的企業家群體有想法,有目標,有措施,肯定能在‘二次創業’當中,有更大作為。”
他提出“四個更加”,希望泉州的產業集群發展,更加注重抓龍頭、鑄鏈條,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兩化融合,更加注重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調動企業家積極性,更加注重營造環境、服務保障。
徐鋼:“產業集群發展,泉州有搬不走的優勢。”
“產業集群發展,泉州有搬不走的優勢。”徐鋼在會上說,過去五年,五場千企大會、五年奮力拼搏,把泉州的產業基礎,夯得更加扎實。產值和利潤都在上升,產值億元企業已增至1680家。
就在剛過去的2012年,泉州各大產業扛住了國際市場和國內消費的雙重考驗,大步向前,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710億元(預計),增長12.1%,2013年的預期目標仍然是增長11.5%。
企業積極轉型,政府謀求轉變。他說,深化“二次創業”,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是政企各界已經形成的共識。在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中,黨委、政府要有更大作為,做好“三給”:給提示,給平臺,給環境。強化公職人員的服務意識,為企業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讓“馬上就辦”成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