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0日訊 以取消“以藥養醫”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改革,正從縣級醫院開始“破冰”。
本月起,作為福建省9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市、區)之一的石獅市,在省內率先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經石獅市醫院測算,該院的藥品收入,每年將因此減少1417.7萬元。
除了“進價多少,就賣多少”的藥品零差率銷售外,石獅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還涉及多個大幅減收的項目:取消1元掛號費,醫院每年減收60萬元;降低CT、核磁共振以及彩超等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價格,整體下調約22%。這樣的改革下來,單門診部分,該院一年將讓利400多萬元。
在石獅醫改試點一周之際,記者采訪了首位聘任制院長錢家強,探尋石獅市醫院“首吃螃蟹”的歷程及前景。
石獅醫改,財政投入1000多萬
經過3個多月的前期醞釀,本月起,石獅市公立醫院改革走出關鍵性的一步——取消藥品加成,這在全省屬于首吃螃蟹。過去醫療機構的藥品收入通常占其總收入的50%左右,藥品加成約15%。按照福建省醫改工作方案,今年石獅市醫院藥品加成率要降至8%。根據初步測算,由此將造成醫院每年減少1400多萬元的收入。一年1400多萬的藥品收入,并不是小數目,在“首吃螃蟹”中,錢家強的壓力不言而喻。
錢家強介紹,院長任期聘用制,每屆任期為5年,在任期間,將實行院長任期目標管理,如果考核不合格或不稱職的,將不予續聘或提前解聘。除了來自考核的壓力,整個改革中要面臨的問題特別多。
“醫改,主要是改兩方面,政府和醫院本身。”錢家強說,石獅市委、市政府對公立醫院改革特別重視,石獅市公立醫院改革管理委員會,是由石獅市委書記擔任主任,市長擔任第一副主任。以今年而言,石獅市財政將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補貼取消藥品加成后的虧損、設備、人才培養和政策性虧損等。
錢家強說,這也是他們敢這樣去試的重要保證。
取消以藥養醫,以后拿什么養醫?
錢家強介紹,取消藥品加成后減少的收入,不可能全部由財政來補助。藥品流通中的各種明折暗扣,全部都從醫生的口袋里掏出來,醫院又該拿什么去激勵醫生的工作積極性?
按錢家強的思路,改變醫務人員收入分配辦法,從工作量、工作質量、病人滿意度等三方面來體現階梯式收入,才是唯一出路。這一方面,石獅市醫院先行需要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來填補。
錢家強說,以前的門診診療費每人才2元,對于醫務人員而言,未免過低,也無法體現各人優勢。這次的改革中,他們將診療費根據職稱進行區分,主任醫師診療費20元,副主任17元,主治醫師7元。
“以前,病人都是一窩蜂地找主任醫師,導致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這樣的差別診療費,可以引導病人正確地就診。”錢家強說,這樣一來,如果只是簡單地開藥,可以找主治醫師,看疑難雜癥,再找主任醫師。
診療費漲了,醫保來報銷
一邊是藥品費降了,一邊醫療服務費升了,改革是不是換湯不換藥?醫療服務費調整后,是不是全部由患者承擔?記者了解到,調整醫療技術服務收費將按規定納入醫保、新農合支付政策范圍。
錢家強解釋,改革的目的除了堅持醫院公益性,群眾對醫療的可及性,以及整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錢家強介紹,群眾對醫療的可及性,也就是此次改革提到的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價格。以往,做個頭部CT要225元,調整完只要186元,以往核磁共振要315元,現在253元;彩超,以前做1個部位是120元,現在是90元。測算下來,大型醫療設備檢查價格大約降低22%。不僅如此,醫院還取消1元的掛號費,每年醫院就將減收60萬元。
“新政實行才不過一周,具體的統計數據還沒出來,但根據這幾天的情況來看,每個病人的看病費用保證總體比改革前略有下降。”錢家強表示,根據測算,門診和住院病人,每人次均費用大約可降2%左右,一年下來,石獅市醫院總的將讓利400多萬元的門診收入。
據介紹,除了市民最關心的費用外,針對目前醫院技術和人才較為薄弱、部分病人外轉的現象,將由二院提供技術后盾。
這樣的公立醫院改革模式,是否會成功?石獅市衛生局醫政股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各地的改革也都在探索階段,效果還不好說。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內,石獅爭取先把改革的總體框架建好,今后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包括醫療價格總量控制、醫院運作結構調整等。
□特寫
首位聘任制院長
錢家強,石獅市醫院新任院長,是石獅醫改推出的首位聘任制院長,翻開他從業23年的簡歷:1998年分配在二院神經內科工作,到石獅任職前,其為二院醫務科科長。中間曾到新疆和福建省委組織部掛職,2007年當選省衛生廳醫院管理組專家。
事實上,自3月13日上任以來,看病、處理院務、各科室輪流巡查查房開會,每天,他恨不得把時間掰成兩半用。除了測算公立醫院改革成本,他的時間幾乎用于改善醫院環境和服務方面。
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石獅市醫院,就診環境并不優越。錢家強一上任,就提出改善候診環境,增設坐椅,設立自助取藥機等。接下來,他還計劃在門診樓改建電梯,實現分層掛號收費等。
在他的藍圖中,單有硬件還不夠。自他上任來,醫院便成立了人事制度改革、醫風行風專項考核、績效和成本核算等各專項工作組。“這些原本都有,只是還不夠規范。”除了改善軟環境,錢家強還在醫院內征集醫院精神,在他看來,整個醫院文化的建設,也是增強職工向心力的關鍵之一。(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譚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