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5日訊 繼“猜猜我是誰”、“你有一張法院傳票”等電話詐騙后,“醫保社保退費”、“郵寄包裹涉毒”等騙局開始密集襲來。
昨日,泉州市公安局刑偵重案大隊向媒體通報,這兩類新型的電信詐騙近期高發,警方提醒市民,加強警惕,不貪圖小便宜,電信詐騙方式再怎么更新,也難以得逞。
一個月接106起警
都是“郵寄包裹”
重案大隊陳教導員介紹,近期泉州市區發生多起以“郵寄違禁包裹”為名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自6月1日以來,110接警臺共接報106起,部分案件出現財物損失。
比如,6月10日,市區賴某接到一條自稱泉州郵電的短信,稱其有一個郵件投遞不成功,后按短信提供的方式聯系對方,最終被騙匯款1萬余元。28日,張某華接到類似電話,對方一男一女冒充郵政局和公安,稱其被扣留的包裹內放有海洛因,騙走其1萬余元。
此外,近期謊稱醫保社保退費的詐騙案多發。
“您好,社保管理中心通知,您有一份補貼金未領取,請及時辦理,6月21日,晉江張女士的父親接到一個陌生號碼短信,稱可退6000元的社保金,張女士撥通電話,咨詢退款程序,為領取現金用銀行卡到ATM機上操作,最終被轉走3萬余元。
陳教導員說,據不完全統計,一周內曾接到10多起利用醫保、社保卡詐騙的報警。
利用英文界面
指導受害者轉賬
陳教導員說,此類警情因涉及“毒品”、“違禁物品”等,極易給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慌,使得受害人急于弄清事實,進而落入圈套。
作案手段上,嫌疑人主要是以“郵寄包裹涉毒”切入,要求進行所謂的“賬號保護、安全轉賬”。冒充郵政局工作人員稱相關包裹被公安立案偵查,接著“公安機關”利用受害人對法律的一知半解,以判刑等要挾,要求受害者做“補救”,而所謂的“補救”,便是轉出自己的錢。
陳教導員說,偵查過程中,警方發現,在作案方式上,犯罪嫌疑人在騙得受害者的信任后,同樣會要求受害者到ATM機前,進行所謂的“退款”操作。
在操作過程中,受害者根據提示,會進入到英文界面,不懂英文的受害者接下來只能一步步聽從指揮,對方要求輸密碼,往往是5位甚至6位數的轉賬金額。
如有退費補貼
一般需窗口辦理
警方提示,公安機關辦案時,有嚴格的辦案程序,不可能通過電話操作。
接到此類電話或短信時,可先撥打郵政部門電話查詢核實,不要直接撥打短信上提供的號碼。此外,要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此外,政府如有退費、補貼等,都會要求當事人攜帶有效證件到專門窗口辦理,不會使用ATM機的方式辦理。市民莫貪圖小便宜。
□相關新聞
泉州公安“三訪三評”成效顯著
1至5月各類案件下降
昨日,泉州市公安局通報“三訪三評”成效。
全市公安機關共走訪企事業單位6.36萬家、群眾家庭76.88萬戶,開展送溫暖、服務群眾活動3710場次,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7743個,發放慰問品、慰問金合計179.5萬元。組織女民警上門慰問孤兒、孤寡老人等貧困家庭100個。
今年1至5月,泉州市共立刑事案件34584起、比降4.11%,其中八類案件1884起、比降23.35%,“兩搶一盜”等侵財案件28063起、比降8.36%;破獲各類刑事案件644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881名;破獲八類暴力犯罪案件725起,其中現行命案立48起、破47起,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7.92%;破獲“兩搶一盜”等侵財類案件3917起,其中電信詐騙案件406起。截至6月30日,全市1017名庫存逃犯共抓獲669名,清網率為65.78%,排名全省第三,綜合績效位居全省第二。
另悉,前晚10時至昨日凌晨,泉州中心市區和南安市區連發多起駕駛汽車搶劫單身女子案件,犯罪分子持刀、棍威脅毆打,強行搶走受害人身上的財物,并致多人受輕傷住院。昨日下午,泉州公安抓獲3名四川岳池籍犯罪嫌疑人。(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邵珣 通訊員 陳榮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