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公車圖書館”
閩南網12月4日訊 坐公交車等于逛圖書館,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昨天開始在臺北成為現實。62輛公交車上,破天荒安上了書架。不需要借書證,不需要押金,你看中哪本書,直接拿走。什么時候看完了,再還到公交車上。但即便不還,也沒人管你。
這個點子,是臺北市交通局想出來的。為了讓大家不浪費坐公交車的這一段時間,他們跟臺北市圖書館一拍即合,“公交圖書館”橫空出世。
“所有書都是市民捐的。”市圖書館館長洪世昌說,他們一直在倡導市民把不看的書捐出來,跟別人分享。事實上,臺北此前也曾在捷運站設過固定圖書室,但還需要借書證,這次則最大膽,乘客可以隨意取閱,喜歡就帶回家。哪天看完了,再還回任何一輛車上,或者還到公交總站也可。
“不怕借了不還嗎?”對此,洪世昌倒也坦然,他說,首先要相信市民素質;其次,書原本就是捐來的,即便不還,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過,市民擔心,在車上看書取書,會不會摔倒或者傷害視力呢?對此,臺北交通局特地強調,這是流動圖書館,并不是流動閱覽室,他們在書架上方的車玻璃上都貼了提示:“取放書籍時請握緊扶手,注意安全并勿妨礙他人通行,也請勿在車上閱讀,以免傷害視力。”臺北市長郝龍斌在出席啟用儀式時,有電視臺記者請他“擺拍”閱讀姿勢,也被婉言謝絕,因為“不主張在車上讀書”。(海峽都市報閩南版駐臺記者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