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陸地港公用型保稅倉庫于4月28日獲福州海關正式批復。至此,三明第一家海關監管公用型保稅倉庫正式落戶生態新城。
眼下,三明陸地港正在加快完善提升保稅倉庫的配套設施建設,預計今年6月經福州海關驗收后可對外開辦業務,這標志著三明首個保稅倉庫正式“啟航”。該保稅倉庫正式投運,對提高外向型企業資金利用率、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競爭力,優化我市及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
保稅倉庫是指經海關核準的專門存放保稅貨物的專用倉庫。根據國際上通行的保稅制度要求,進境存入保稅倉庫的貨物可暫時免納進口稅款,在海關規定的存儲期內復運出境或辦理正式進口手續。
公用型保稅倉庫實際是口岸功能的延伸,同時除了賦予保稅倉庫傳統的倉儲功能外,還具有轉口貿易、緩稅、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物流配送、商品展示等功能。
保稅倉庫的設立意味著三明陸地港的服務功能更加完善、便捷。
三明陸地港是省政府規劃的四個陸地港之一,位于三明生態新城核心區。2012年開工建設,現已完成投資2.45億元,建成綜合樓、1萬平方米非保稅倉庫、5000平方米海關監管倉庫、2200平方米保稅倉庫以及堆場、卡口等,基本實現了“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以及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成為高效率、低成本的綜合物流平臺,為把我市打造成為內陸省份的出海口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明港務有限公司保稅倉庫負責人表示,保稅倉庫的設立,主要是針對海外客商,推動三明與周邊地區間的貿易合作,大大吸引周邊地區進出口貨源,實現進口貨物的入港保稅,全力打造新興的“海西”綠色腹地物流集散中心。隨著保稅倉庫的投入運行,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市優勢產業、進出口業務、現代物流快速發展,優化投資環境,有效提升三明的經濟外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