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三明市國稅局、地稅局在清流縣試點并獲得“全國百佳國地稅合作縣級示范區”的基礎上,用科技、管理、服務創新驅動,全面實現信息共享,同步規范執法行為,攜手構建三明服務品牌,全力打造福建首個全國國地稅合作市級示范區。近年來,全市納稅人滿意度居全省前列,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績效管理優勝單位。
窗口整合 涉稅業務駛入快車道
“合作以前,國稅地稅兩家距離較遠,總要往兩個地方跑,有時候多辦幾個事項,一天都耗在路上了。”近日,福建二新華印刷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黃素蘭對記者說,“現在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國地稅融合后,進一家門,辦兩家稅,極大地便利了我們納稅人。”
據三元區國稅地稅聯合辦稅大廳的黃阿銓科長介紹,在國地稅合作開展前,國稅和地稅的兩套系統是完全獨立的。目前,三明市通過全面深化系統整合開發,整合服務資源,優化辦稅方式,通過“一窗一人一機”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辦稅廳辦理全部181項國地稅業務,實現納稅人“進一家門,辦兩家稅”的多贏格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納稅人“兩頭跑”的問題。
提升服務 攜手打造特色品牌
為了更好服務廣大辦稅群眾,三明國稅、地稅聯合推行“三不說”服務承諾制度。即不說“不是我”,要說找誰辦;不說“不能辦”,要說怎么辦;不說“不知道”,要想辦法辦。制度推行之后,縮短了納稅人30%的辦理時間,辦稅效率提高20%。
在梅列區聯合辦稅大廳,剛剛辦理完業務的福建省遠立建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徐美華表示:“在排隊等待時,導稅員耐心地幫我查看預審資料是否齊全;在自助辦稅區處理發票申領等事項時,導稅員也能給予準確的指導,節約了很多時間。”
不僅如此,三明市國稅局還全力打造納稅人學堂,除了邀請財稅專家進行現場授課,還組建微信學習群,開展線上交流,做到有問必答,互助共贏。2017年以來,國地稅共開辦實體課程46場,培訓人數3767人,納稅人滿意度達95%。
深化合作 率先實現同城通辦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興泉高鐵被列為三明市重點建設項目,按照有關規定,企業不論項目所在何地,都要在三明市梅列區國稅局和三明市地稅局直屬局預繳增值稅和地方附加稅費。可讓該工程項目負責人孟迪頭疼的是,其項目所在地大田縣離市中心辦稅廳有100多公里,每月所需預繳的稅款大、次數多,辦稅十分不便。
為此,三明市國稅局、地稅局主動作為,深化合作,共同建立了“建筑業工程項目登記管理臺賬”,實現了全市國稅機關和地稅機關的外建安合同金額、合同執行及稅款繳交等涉稅信息的實時共享。同時,雙方還在金三系統中提升相關操作權限,在全省率先實現納稅人在工程所在地同城通辦。
得益于此,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如今只需在大田本地的國稅機關同城通辦繳納增值稅和地方稅附加稅費。目前,該企業已在大田縣國稅局預繳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近55萬元,印花稅等各項地方稅費3萬多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第二屆中國(武夷山)竹業博覽會開幕2025-05-1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