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建寧縣溪源鄉楚溪河畔的竹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建設現場,推土機、鏟車機聲隆隆,一派大干快上的建設場景。
這個項目用地原來是一塊面積3000平方米的菜地,因地塊涉及的農戶大多常年外出務工,無人管護,導致該地塊淪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堆放點。這個垃圾場不僅有損村容村貌,還嚴重影響了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清理垃圾場成為群眾的迫切希望。但因該地塊涉及的農戶較多,且大部分涉地農戶常年在外,聯系不便,去年現場整治過程中甚至出現個別農戶阻撓施工的情況,給清理整治工作帶來了難度。
今年,溪源鄉黨委、政府以開展“解難題、抓落實、促發展”攻堅行動為契機,結合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成立專門領導小組,下決心徹底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鄉里立足筍竹之鄉特點,確定建造意蘊“竹”“廉”精神和諧發展為主題的文化公園,聘請中央美院團隊對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將該項目列入全縣“五個一批”籌劃項目,鄉政府先行安排300萬元啟動資金,全力打造這項民心工程。
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為認真做好涉地的11戶農戶的思想工作,鄉村干部想盡辦法聯系在外務工的農戶,并多次召開協調會,安排工作隊員多次深入農戶家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群眾工作做細做深做透,并在集鎮周邊另行劃出專門地塊,供村民丟棄生產生活垃圾。一個多月后,鏟車開進了往日的垃圾場,村民們前往圍觀,暢聊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林文斌 寧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