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礎建設碩果滿枝
“十二五”期間,全市完成交通投資530億元,其中公路310億元、鐵路193億元、機場27億元,年均投資額106億元。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4616公里,較“十一五”末增加955公里,提高約6.9%;路網密度較“十一五”末提高約6%。
五年來,全市先后建成三明北、尤溪西、泰寧西、建寧北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零距離換乘”“一站式出行”等理念逐步深入,實現全市12個縣(市、區)均設有二級以上公路客運站。
公路港、陸地港等貨運樞紐站場加快發展,建成縣級以上貨運樞紐9個,公路鐵路實現快速銜接,貨運樞紐站場體系支撐形成的物流運輸網絡初顯成效,站場的綜合性、基礎性和高效性特征逐步凸顯。
向莆鐵路三明段建成通車,結束了單線、低速鐵路的歷史,進入雙線快速運輸動車時代,“一縱一橫”鐵路運輸通道形成。
目前,三明境內鐵路正線里程達到370公里,全部為電氣化鐵路。向莆鐵路的開通使三明更便捷聯系沿海地區和內陸省份,實現了公鐵聯運。境內在建鐵路里程達120公里,除了南龍鐵路,興泉鐵路、浦城至梅州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前期節點工作有序推進。
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居全省前列,先后建成永寧、建泰、漳永、莆炎高速三明莘口至明溪城關段,提前實現縣縣通高速,新增通車里程238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650公里,形成“一縱兩橫兩聯”高速公路骨架網。
普通國省干線新(改)建377公里、“改善工程”272公里,通車里程達到1407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占64%,實現通鄰近設區市、市通縣公路達二級及以上技術標準;三級以上公路鄉鎮節點通暢率達到97%,基本實現鎮鎮有干線。
農村公路“四好公路”建設成績突出,新(改)建1483公里,通車總里程達12566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比率均達到100%,經濟發達縣基本實現2000人以上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農村出行條件極大改善。
全市交通人以前瞻的膽略和眼光,建設一批謀劃一批交通大項目。我市共有75個項目、1022公里、總投資583億元列入2014至2018年省上交通建設計劃盤子。目前,各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中,正有力拉動我市經濟發展,為穩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交通改變歷史,時間置換出無限的發展空間。作為山區的三明,往東看,大海近在咫尺;回首望,腹地無限廣闊;向上看,萬里藍天任翱翔。三明開啟了“沿海市”新思維,正成為內地鏈接沿海的交通樞紐城市,開始走向深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