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站在高山之巔,讓視線穿透云卷云舒,撥開那一片蕩漾的綠波,從若隱若現的林隙間,去眺望“朝陽出平湖”的別樣風采,那你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可是,上哪找這樣的人間仙境呢?市林業局局長詹學齊笑著說:“去自然保護區,你就可以在享受天然氧吧時,觀賞到類似的人間奇景。”
目前,我市已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省擁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數量最多的設區市。我市的自然保護區保護著80%以上的陸生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和70%以上的典型森林生態植被類型生物,是維護陸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的穩定器,是自然生態科普宣教的主陣地和發展綠色經濟的新空間。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不僅記錄了我市廣大務林人和自然生態守護者的辛勤汗水,也正在續寫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大觀園的更高追求。
◆共識正加快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穩定
東海洋,是泰寧縣的水源地之一,位于峨嵋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腹地,擁有罕見的中山沼澤濕地群。在這里,生長著極度瀕危的水生植物東方水韭。2012年8月,我國著名生態學家、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陳家寬來到這里考察時曾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東海洋沼澤濕地太珍貴了,是中國南方最為典型的、面積最大的、結構最為完整的中山沼澤濕地群。”
然而,為保護這里的生物多樣和生態的穩定,保護區的全體工作人員可都費了不少勁。李中祥是這里的老護林員,每月有20多天在這巡山,重點觀察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狀況。在峨嵋峰保護區,一共有14名和他一樣擔負著巡山觀察任務的護林員。
“東方水韭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比較特殊,你看這一大片沼澤地,也就只有長了這么一小撮,”李中祥說,“為防止野生動物破壞,我們為它修了鐵絲網的柵欄,同時又為了防止傷害到前來破壞的野生動物,我們把整圈柵欄的所有棱角都磨平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走進柵欄圈內,緩緩地蹲下身去,仔細地翻看著東方水韭的長勢,臉上漸漸地泛起了愉悅的笑容,卻全然不顧腳底的淤泥在慢慢地洼陷。等他再次站起身時,沼澤地里的水已悄悄地浸濕了他的迷彩布鞋。
峨嵋峰自然保護區,不僅在李中祥的心中是一塊圣地,在當地老百姓的眼里也是一個值得敬畏的神秘之處。去年3月,泰寧縣新橋鄉水源村村民余奇才,在保護區的實驗區竹林地里勞作時,驚飛了一只趴在竹林坎里的勺雞。他走近一看,發現在勺雞趴過的地方,有許多和它的羽毛顏色相近的草。于是,他小心地撥開草,才知道飛走的勺雞是在這里做窩孵蛋。為了確定自己的判斷,他給保護區的林業專家許可明打了電話。許可明很快趕到現場作鑒定,并和余奇才一起將這里還原成勺雞飛走前的模樣。
許可明告訴記者,這些年,保護區管理人員不斷向村民們廣泛宣傳生態保護知識,而他也常常被村民們的一個電話叫到保護區來。畢竟,要想科學保護野生動物,還得依賴專業人員。許可明記得,2012年4月間,新橋鄉新橋村的一位村民向他報告,發現了一只受傷的鳥,樣子長得很奇特,叫聲像嬰兒的啼哭聲,性情還十分剛烈,只要它發現有人想靠近它,就會做出一副準備攻擊的樣子。許可明來到事發地一看,發現是一只海南虎斑鳽,屬于全球瀕危的水鳥。于是,他趕緊請來森林公安民警,一起將這只受傷的鳥,送到獸醫站救治。
像這些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生長環境,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性之類的事情,不單發生在福建峨嵋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我市的其他自然保護區也早就習以為常了。從保護區的管理人員,到護林員,再到附近的村民,甚至連一些外來的游客,正逐步形成一種共識:只有保護好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的穩定性,才能享有一個舒適祥和的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