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吐槽:群發測好友很不禮貌
最多的一天,網友@空白格收到了近10條這樣的群發測試信息,于是他一氣之下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了一條內容:“首先,如果你們不經常聯系,人家把你刪了又有什么關系?其次,這么做顯得自己斤斤計較,你把我刪了,我也要把你刪除;最后,能接到這種消息的都是好友,老是被這樣試探友情,內心應該非常無語。”
網友@kkkfue 開玩笑道:“想知道我有沒有拉黑你還不容易嗎?你試著給我發個紅包試試看就知道了。這樣的辦法既和諧又管用!”
@夏芷惠子說:“想不通為啥要這么明顯地清理好友?想群發還不簡單么?中國多少個節日啊,隨便一個群發祝福一下不就好了。”
不過,群發消息真的可以測試出自己是否被好友“拉黑”了嗎?
騰訊官方:群發無法檢測是否被好友拉黑
騰訊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群發屬于系統消息,只要對方在用戶的微信好友列表里,用戶都能給他群發消息,但系統不會回復對方是否已接收到信息。只有當對方主動回復本條群發微信時,用戶才能確定。
而且,清除通訊錄中的好友,也不能節約多少內存。
從事計算機軟件研發的@阿斌解釋,占用手機內存的,不是看通訊錄中好友的多少,而是要看與好友聊天的內容,微信占用的內存,主要是與好友間的聊天信息、視頻、圖片、朋友圈緩存等有關。
騰訊工作人員建議,如果要節省手機空間,可以定期清理微信緩存數據,這樣可以讓微信使用更順暢。如果有重要數據不能清理,最好事先做好備份。
網友親歷:測試好友太尷尬
網友@丫丫在收到好友轉發的群發測試信息后,想到最近手機卡頓得厲害,于是決定試一試。
但是,她沒有直接復制粘貼這段消息,而是通過群發給每個朋友都發了三朵“玫瑰花”以示打招呼。結果讓@丫丫后悔死了,接下來的2個小時里,她都忙于回復朋友的信息。最后,她不得不在朋友圈進行致歉了事。
@六么六在轉發了測試消息后,有好友直接回復信息表示:“你再敢發這種消息,信不信我先把你‘拉黑’?”
@玄晶青流更為謹慎一些,他和幾個朋友進行了一次測驗。先讓其中一個朋友“拉黑”自己,再對包括這名好友在內的人群進行信息群發,結果發現,系統并不會有變色或者其他提示信息。
心理學家:透露出人際交往中的不自信
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協會會長、國家心理咨詢師茅飛珠分析,不經甄別,就群發此類消息給自己通訊錄中所有好友,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們的從眾心理。看到別人大量的轉發,覺得這么做也不會太麻煩,更不會給自己造成什么損失,于是可能抱著一種“何樂而不為”的心態,就這么跟著轉發了。
從更深層次的心理動機來說,這一行為也透露出個人對自身的不自信,是一種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