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從1月22日起,我市各地將出現明顯的降溫降水天氣。面對突然來襲的強寒潮,我市各級高度重視此次強冷空氣可能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動態,及時安排部署,快速有效應對,把防范異常天氣的責任和措施落到實處,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預計此次冷空氣過程強度強,可能為近10年以來1月份最強冷空氣,過程極端最低氣溫也將接近歷史同期最低值,最低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全市大部分地區可達9~13℃,局部超過14℃。22~23日,我市西北部及高海拔山區有小雪或雨夾雪,部分縣有中雪,局部有大雪,并出現積雪和道路結冰。24~25日氣溫將出現今年入冬以來最低值,西北部及高海拔山區可達11℃~-7℃,東南部可達-7℃~3℃。全市將出現寒潮,并伴有霜凍和結冰。為最大限度地降低強冷空氣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我市應對強寒潮切實抓好農業防寒防凍工作。
據農業專家說,對可收成又怕凍的露天栽培蔬菜品種采取薄膜覆蓋保溫,未移栽和已播種的蔬菜幼苗采用雙層薄膜小拱棚覆蓋和增施熱性肥保溫。及時搖落露天栽培的果樹和茶葉樹上積雪結冰,噴水洗霜,待新梢萌發時剪除受凍枯枝。設施果蔬采取固棚防積雪壓塌、用雙層膜或棚內設小拱棚、點火人工補熱等措施來提高棚溫,防止凍害。低洼地和幼齡茶園要采取行間和蓬面鋪草覆蓋,茶葉苗圃要及時加固和覆蓋稻草。已種下的烤煙等作物,要及時蓋上地膜防凍。設施食用菌大棚采取固棚防積雪壓塌、疏通排水溝防積水、人工用煤或柴火加熱棚溫,同時注意通風防止中毒。畜禽養殖要做好幼仔畜禽的保育、飲水系統防凍,加大對畜禽欄舍的維修加固工作,日糧中增加一些能量飼料,防止畜禽受凍受涼。水產養殖要做好防漏堵塞工作,增加池塘、水庫的蓄水量,提高保溫能力,適當增加蛋白質營養,增強魚類自身的御寒能力。
記者發稿時獲悉,我市各地已積極組織廣大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加強檢查指導,落實各項防御措施。落實應急值守,強化災情調度,確保信息暢通。要協同有關部門,積極做好防寒防凍物資調運與供應,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災害損失。
此外,據氣象專家說,1月22日~23日,廣大市民要注意防范雨雪天氣和道路結冰導致的交通安全隱患。有關部門要注意防范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電力、通訊和供水等設施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