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釋人員:“小病根本不給看”
澎湃新聞調查發現,從2008~2014年間,在這座由高墻和鐵絲網圈出的監獄內,目前可確定的死亡事件已有9起,其中5人因突發疾病。
服刑人員鐘旭輝的病歷顯示,死亡前5天,他突感胸痛、呼吸困難,在監獄醫務室檢查后,“醫生”給他開了幾片胃藥。5天后,鐘旭輝突然再次胸痛,死在了醫務室。尸檢的結果是:冠心病急性發作致心臟驟停死亡。
鐘旭輝死亡前21天,謝連生也因突然胸痛來到醫務室,同樣只得到了幾片胃藥。半小時后,謝連生也因冠心病急性發作致心臟驟停死亡。
瑞金人王東發似乎更不幸。尸檢報告稱,2014年6月12日,他因發高燒到醫務室治療,在靜脈滴注10余分鐘后忽然劇烈抽搐,又過了20多分鐘,“醫生”們趕到現場時,他已靜躺病床,一動不動。兩個月后,王東發被確定為“鹽酸林可霉素過敏死亡”
2013年10月,52歲的王慶禱入獄12天就因腦出血被送往醫院,20天后死亡。王慶禱之子王斯均說父親“幾乎沒生過病,血壓也正常”,為何剛入監就突然腦出血,獄方為何還不讓看監控視頻?
20歲的袁金培于2008年死亡,監獄稱其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
多名死者的家屬懷疑,監獄在治療和搶救死者的過程中存在瀆職行為。
澎湃新聞采訪數名贛州監獄出獄人員和獄警后發現,贛州監獄醫務室的人員構成大致分為三類:專業醫生、有行醫經驗的服刑人員、經過監獄短期醫療培訓的服刑人員。
“醫務室里的專業醫生只有個位數,其他大部分都是臨時培訓出來的。”曾在贛州監獄服刑的劉強(化名)說。但據澎湃新聞了解,贛州監獄現有3000多名在押服刑人員。
多名刑滿釋放人員稱,在贛州監獄,服刑人員生病后,需要先向值班獄警報告,得到獄警同意后方可進入醫務室治療。因此,在不同的監區,甚至不同的值班獄警,都有不同的醫務室準入標準。
劉強所在的監區是“生病時打報告給值班獄警,去不去醫務室要看他的心情,大部分時間都是可以去的”。
但在2011年出獄的趙建榮稱:“小病根本不給看,除非你病倒了,才會被送到醫務室。我當時得了痔瘡,滿褲子都是血,他們就是不給看,直到我沒法工作了,才被送到醫務室。”趙建榮稱。
獄警:生產第一,監管第二
位于贛州西郊的贛州監獄是江西省第一座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2000年以來,贛州監獄先后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監獄系統文明執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但在澎湃新聞采訪過程中,多名刑釋人員均稱,其內部管理多處存在違規。
在談及古贛清的“自焚事件”,溫流生稱,即使自焚是古自己的原因,但犯人可以輕易拿到易燃品,至少說明監獄管理存在漏洞。
溫流生還記得,在“自焚事件”發生前,有抽煙習慣的犯人可以攜帶打火機。
還有多名受訪的刑釋人員稱,獄警或牢頭打人現象,在贛州監獄里也不鮮見。
趙建榮說,“曾有一個犯人被戴上手銬,獄警把他打得渾身是血,最后被拖了出去。”趙建榮用手比劃著他見過的多次獄警傷人事件,“有些牢頭也會打人,他們是被 授權 的管理者,打人也是被默許的。”
趙建榮稱,牢頭打人時,常有獄警在一旁觀望,“差不多時就會制止。”
贛州監獄內犯人普遍超時工作,也遭到了刑釋人員的集中控訴,且獄警也并不否認這一現象。
2014年出獄的關良(化名)說,“每天6點起床,7點就要出工,中午只有吃飯時間,晚上8點才能收工。”他說,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是監獄生活的常態,有些監區的工種不同,勞動強度還會更大,“有時會加班到凌晨一兩點”。
贛州監獄獄警張政(化名)也向澎湃新聞證實,“七出八進”即“早上七點出工,晚上八點收工”,是江西省監獄管理局的規定,“贛州監獄在執行 七出八進 制度上,在江西省名列前茅。”
不過,司法部1995年下發的《關于罪犯勞動工時的規定》第三條稱:罪犯每周勞動(包括集中學習時間)6天,每天勞動8小時。
另一名獄警楊哲(化名)告訴澎湃新聞,他雖在監獄基層監管犯人,但實際上最大的工作是抓生產。“我們每周都有生產任務,完不成任務就會降低績效,每天的壓力都很大,很累。”楊哲抱怨。
據澎湃新聞掌握,關良工作的車間屬贛瑪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贛瑪公司)所有,該公司坐落在贛州監獄內,是服刑人員勞動改造的場所。公司網站信息顯示,該公司2014年一季度經濟分析會,曾提出“勞動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0%以上”的要求。
另據澎湃新聞查證,贛瑪公司董事長即為贛州監獄監獄長賴德毅。
就上述諸多問題,澎湃新聞試圖采訪獄方,但得到的答復是“采訪需經司法部批準”,監獄長賴德毅的電話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