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出臺的《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明確,河北省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以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為載體,充分發揮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區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進一步強化石家莊、唐山在京津冀區域中的兩翼輻射帶動功能,增強區域中心城市及新興中心城市多點支撐作用。
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京津冀發展報告2014》指出,近年來,一方面大城市個數和比重在不斷增加,人口和空間規模急劇膨脹,出現了“大城市病”;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比重甚至個數在減少,小城鎮相對衰退,城鎮人口規模分布有向“倒金字塔”轉變的危險。
與此同時,我國的城市化空間結構也存在失衡現象,沿海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日益逼近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極限,而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由于缺乏產業支撐和公共服務,就業崗位和人口吸納能力嚴重不足。
作為地處東部地區的京津冀城市群,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重點,是要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增強中心城市對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在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等方面的功能,促進產業和城鎮聯動發展,經濟社會生態融合發展。
多知道點兒京津冀城市群應優化空間結構
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京津冀發展報告指出,與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等國外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發育的成熟度相對偏低,空間結構不盡完善是制約因素之一。
對京津冀城市群而言,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加快推進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城市群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此外,還應該強化功能區和新城承載功能疏解。國際經驗表明,副中心和新城的建設對疏解中心城市功能成效顯著。京津冀城市群應該審慎選擇未來能夠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和產業的新的增長點,可以是功能區、新區,或者新城。
發揮產業轉移帶動完善區域職能分工。日本早在1962年就推行通過產業轉移,完善區域職能分工,從而促進日本沿太平洋城市群多中心網絡化空間結構的形成和發育。京津冀城市群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推動北京的制造業和批發零售等部分服務業向周邊地區轉移。(法制晚報記者 王婷婷)
圖解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
推薦閱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