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信訪局了,不僅不用我們這些外省農民工自己來回跑腿,還這么快就幫忙把工資要回來了,真是解決了我和兄弟們最著急上火的大事!”近日,在吉林市磐石市信訪局的“隔空”援助下,終于討回欠薪的江西省農民工胡某在電話中激動得有些哽咽。
9月28日14時許,磐石市信訪局接到一件網絡投訴,在事件概要里,只有簡單的幾個字:“某某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拖欠外來農民工工資,求解決”。由于事件描述過于簡單,負責網絡投訴的信訪干部在第一時間聯系了投訴群眾。
“我們是外省的,去一趟實在不方便,而且大字不識一個,網上投訴都是求人寫的,您詳細記下我的事,幫幫我們吧!”胡某言辭焦急懇切,一心盼望能拿回被拖欠的工資。
胡某是江西省南昌市一個偏遠山村的農民工,此前曾在磐石市某油建工程公司打工。工程結束后,該公司只為本地工人支付了工資,而像胡某一樣的30名外地農民工卻遲遲沒有拿到工資。
對此,磐石市信訪局高度重視,按照吉林省信訪局印發的《關于基層信訪事項即接即辦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將此信訪問題納入即接即辦受理范圍,并第一時間將信訪事項轉到人社局,人社局依照程序于次日對胡某出具受理告知書。
經調查核實,問題發生于該油建公司承建的國家成品油儲備能力建設253處工程。2017年12月,公司將該項目儲油區14臺儲罐安裝工程勞務分包給濮陽市某公司,因后者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管控不當、進度滯后等諸多問題,油建公司于2018年6月9日與其解除勞務分包合同。解除合同前,濮陽公司對其所屬的農民工工資進行了清算,在清算過程中,又以合同存在異議為由,拖欠外省30名農民工工資。
在此背景下,負責該案的信訪局副局長特向律師進行咨詢,并多次電話聯系胡某,還原事情真相,收集農民工們的工作證明。隨后,信訪局、人社局、司法局聯合找到253處負責人,表明勞動事實存在,如果不解決好外省的農民工工資問題,政府會幫助農民工依法維權。最終253處同意支付這筆工資。
近日,在信訪局的給力協助下,油建公司向人社局申請啟動了國家成品油儲備能力建設253處項目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中的35.18萬元, 為這30名農民工補發工資。
由于案件涉及的農民工均居住外省,不方便親自來領取工資,信訪局特召開信訪協調會,由人社局告知胡某負責收集涉案30名農民工的個人匯款準確材料信息,最終由磐石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監管,并在財務人員協助下將所欠工資款分別匯入農民工個人銀行卡中。(工人日報記者柳姍姍 通訊員王僑張藝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