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5日電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今日介紹,今年的嚴重洪澇災害受災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銳出擊,全力以赴,共參加抗洪搶險救援2.3萬余起,出動消防指戰員23萬余人次,營救預險被困人員5.07萬人,疏散轉移群眾16.13萬人。
11月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介紹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發展情況。瓊色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作出如上表述。
瓊色表示,今年的嚴重洪澇災害受災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國家防總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緊急行動,各類救援力量協同作戰,防汛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彰顯了我國的體制優勢、制度優勢。
瓊色說,在應急管理部黨委的指揮調度下,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銳出擊,全力以赴,共參加抗洪搶險救援2.3萬余起,出動消防指戰員23萬余人次,營救預險被困人員5.07萬人,疏散轉移群眾16.13萬人,轉運物資2000余噸,加固堤壩近26公里,城鄉排澇1700余萬立方米,清淤排障8.5萬立方米,防疫消殺47萬平方米,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降低洪澇災害損失作出了積極貢獻。
瓊色指出,為了打好這一仗,應急管理部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一是未雨綢繆,打有準備之仗。入汛前,以31個省份特勤消防隊伍為主力,提前組建了2.6萬人的抗洪搶險專業編隊,及時編配了沖鋒舟、橡皮艇、拋投器等專業救援裝備14.6萬余件(套)。入汛后,建立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會商研判機制,每日與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會商,研判預判雨情汛情,根據預警及時進入迎戰狀態。按照“力量跟著汛情走、救援搶在成災前”的原則,在重點流域、重點工程、風險地區前置部署了2萬余名消防指戰員,做到精準布防、抵近駐守。
二是在重點地區實施兵團作戰,針對江西、安徽、四川、吉林等地嚴重的洪澇災害,按照應急部的指令,組織了4次大規模跨區域的增援行動,整建制調派毗鄰省份的3800余名專業力量緊急馳援,發揮綜合救援的優勢。統籌社會應急力量,承擔營救人員管涌處險、堤壩加固等急難險重任務。洪水退后,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迅速轉入排澇清淤、消毒防疫、安全防范等工作,助力當地恢復生產生活和災后重建,在全鏈條助民解困中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
三是全過程實施自我保障。各級消防救援隊伍牢固樹立后勤保障先行先戰的理念,所有參戰人員實行72小時全要素自主保障,做到打起背包就出發,放下背包能戰斗。跨區域救援行動中,裝備物資飲食住宿、醫療衛生等保障力量遂行作戰,盡量不給當地黨委政府增負擔,不給受災地區群眾添麻煩。
“今年防汛救災對我們新部門、這支新隊伍是一場大戰,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我們將總結固化戰斗經驗,彌補短板不足,以利今后再戰。”瓊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