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哥哥的腳步,他也進到學校集訓班,起初成績并不突出,維持在中下水平。“好幾次考試,他都是‘壓軸’那一個。”其啟蒙教練溫樹彬回憶,集訓班每學完一個技能,都會對學生進行考核,普車、車工、數控銑、編程……考前,老師們會根據印象對學生進行評估,圈出可能淘汰的那一個。有好幾次,張志斌都被“圈”進來,然而每到這時,他就會爆發一次,成績突飛猛進幾個檔次。
打磨塑料磨具的張志斌。
老師們看到了他的潛力。“雖然每次訓練都顯得不夠努力,但一到考場,他眼睛就會發亮”。靠著“墊后”的成績挺進省選拔賽后,張志斌在2014年一舉拿下省選拔賽第一名、全國技能大賽第一名。
溫樹彬認為,兄弟倆的成績取決于成長環境。他們來自留守家庭,自小父母不在身邊,這反倒是鍛煉了兩人的獨立處事能力,“他們不會給自己找借口,不怕吃苦。”
原在集訓班墊底的張志斌,總能在要被淘汰時爆發一次。
在2015年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和去年10月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兄弟倆先后在數控銑和塑料模具項目上斬獲金牌。獲獎的消息傳回家鄉,親朋好友頓時刮目相看。
張志斌會把自己做的產品帶回去給奶奶看,比如塑料支架、手機殼等,讓奶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們刷新了大家對技校生的印象。熟識的老師找到張志坤:“以前沒看出來,你還有這樣的能力”,他只是笑笑。
規劃哥哥想去企業鍛煉,弟弟“邊走邊看”
目前,兄弟倆均已留校任教,負責訓練下一屆技能比賽選手。張志坤的頭一批弟子楊登輝跟弟弟張志斌一道,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摘得金牌。張志斌最近接受了太多媒體采訪,以至于覺得接受采訪“比訓練還累”。
拿獎后,張志坤將一半獎金給了父親,把老家鎮上新建的房子從兩層加蓋到四層半。今年,弟弟張志斌也準備拿出部分獎金,幫父親還掉建房欠下的債務。接下來,兄弟二人還打算在廣州買房子。
對于未來,張志斌還沒有清晰規劃,“邊走邊看吧”。哥哥則考慮更多,他覺得,拿獎只是開始,“這只是一個青年比賽,年齡經驗各方面還有欠缺,不可能通過這個比賽就變成大師。”他計劃,過段時間去企業學習一兩年。是否會留在企業工作?“目前不會,還沒有想去的企業。”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