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來月,雄安新區將迎來成立后的第一個春節。日前,雄安三縣公布了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具體時間、區域、場所、品種等詳細規定。消息公布后,很多網友表示,限制燃放煙花爆竹既環保,又降低了失火、誤傷等安全風險,完全支持!然而,也有部分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限制燃放會不會讓過年少了年味,失去了節日的熱鬧氛圍?有些習俗中有燃放煙花爆竹的傳統,怎么辦?
對傳統習俗保持較好的雄縣、容城、安新三縣的人們來說,有些疑問或擔憂可以理解。不僅如此,也必須承認,煙花爆竹是中華文化傳統中獨特的符號,很多時候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和希冀,代表著獨特的文化意蘊和內涵。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毫無節制、隨時隨地購買、燃放。現代化、高質量、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醒我們必須在燃放煙花爆竹和提高空氣質量、保證生產生活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兼而顧之。這也是雄安三縣采取“限放”而非“禁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規定有節制、適當地燃放煙花爆竹,不僅能保有節日的熱鬧氛圍,也是在為雄安的空氣質量、公共安全做貢獻。雄安新區,是要建成綠色生態宜居的新城,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美好圖景,需要我們每一位雄安人從始至終攜手努力、共同打造。自覺遵守煙花爆竹的限放規定,同時主動督促、監督身邊的親戚朋友共同遵守規定,換個角度看,就是積極參與到雄安城市建設中的具體表現,值得點贊。
而對于在婚喪嫁娶的儀式中燃放一些煙花爆竹的習俗,我們雖然保持理解和尊重,但也應有所克制,甚至要堅決抵制少數濫放等不文明的行為和陋習。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在保持儀式的核心價值內涵的同時,也需要與時俱進,改進儀式過程,甚至移風易俗,形成崇尚節儉、環保、綠色的新風尚。這不僅有助于在雄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為不少雄安人減去了不必要的額外負擔,更是在為生態宜居的綠色雄安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雄安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雄安新區成立已經九個多月,在這期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許多改變,有些改變是暫時的,有些則是永久性的。肯定會有一些朋友們、鄉親們對新的生活方式不太適應、不太理解,這很正常。但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雄安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美滿。在這個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每個雄安人自覺培養文明的生活習慣,爭做新時代的文明雄安人,增強雄安人的認同感、自豪感、責任感。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份力,就會創造雄安新區更美好的明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